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兔熱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兔熱病又稱土拉菌病、鹿蠅熱,是一種由扁虱或蒼蠅傳播的齧齒動物的自然疫源性急性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熱,淋巴結腫大,皮膚潰瘍,眼結膜充血、潰瘍,呼吸道和消化道炎症及毒血症等。土拉菌可以被用作生物戰中的致病病菌,感染者會出現高燒、渾身疼痛、腺體腫大和咽食困難等症狀。

概述

本病的主要特徵是全身各處的局灶性化膿性和肉芽腫性炎症反應。臨床表現因不同型別而異,有發熱、淋巴結腫、皮膚潰瘍、眼結合膜充血和潰瘍、呼吸道感染、胃腸炎和毒血症等。在抗生素出現前,死亡率為5~15%,現已降至1%,胃腸傷寒型死亡率較高。感染後終身免疫(主要是細胞免疫)。1914年,人類報道了第 1例病例,有細菌學證實。1924年,日本醫生對此病作了進一步證實。1926~1928年,前蘇聯也發現了類似的疾病。後來本病在世界各地流行較廣,自然疫源地主要以北半球較多,先後有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十多個國家作過報道。1957年,中國首次從黃鼠分離出本菌[1],以後本病在野兔和病人中得到證實,只有小範圍流行。

病因

傳染源

土拉菌的儲存宿主主要是家兔和野兔(A型)以及啃齒動物(B型)。A型主要經蜱和吸血昆蟲傳播,而被齧齒動物污染的地表水是B型的重要傳染來源。家禽也可能作為本菌的儲存宿主。在有本病存在的地區,綿羊比較容易被感染,主要經蜱和其他吸血昆蟲叮咬傳播。人因接觸野生動物或病畜而感染。出現季節性發病高峰往往與媒介昆蟲的活動有關,也可能是發生水源感染。

傳播途徑

主要是直接接觸、消化道攝入感染和昆蟲叮咬等途徑,傳染能力強,能通過沒有損傷的粘膜和皮膚,所以從事狩獵、農業活動、野外活動及處理病畜時應該要特別注意。

易感人群

不分年齡,性別和職業,主要是從事狩獵、屠宰、肉類皮毛加工等特定職業的農牧民機會較大[2]

發病機制

病原體經由皮膚或黏膜侵入人體後,多數患者可在局部引起原發的潰瘍病灶。細菌首先順淋巴管達到局部淋巴結,引起炎性反應,以致淋巴結腫大。一部分細菌被吞噬細胞消滅,其他細菌則侵入血循環,繼而引起菌血症。細菌隨血液循環散布至各器官,引致心、肝、肺、脾、腎等臟器出現一系列病變。

與潰瘍相聯通的深部和淺部淋巴結多被侵犯而呈局灶性壞死和化膿,但不發生腺周炎。部病變可見肺葉的實質性損害與胸膜下壞死灶的融合,並可發生膿腫。

視頻

兔熱病 相關視頻

兔熱病非常少見,全美每年只有200多例!女孩不幸就是其中一例!
細胞免疫全過程

參考文獻

  1. 從「奪命蜱蟲」說「土拉熱弗朗西斯菌」,感染網,2017-03-09
  2. 兔熱病的流行病學介紹 ,醫學教育網,201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