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先農大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先農大院始建於1925年,坐落於當時的天津英租界的威靈頓道(Wellington Road)與達克拉道(Douglas Road)交口(今和平區河北路與洛陽道交口),占地面積為81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8400平方米,由建築圍合形成建築組團,該建築群目前為一般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

歷史

先農大院建於1925年,由成立於1901年的先農地產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英籍工程師雷德設計,在當時該大院多為先農地產公司的高級職員居住,所以取名為先農大院。大清銀行稽核、中華民國中國銀行會計局長、國庫局長、中國銀行南京分行行長、北京中國銀行行長、天津大陸銀行董事長兼總經理達談丹崖的親戚曾在此居住,談丹崖居津期間偶來此小住。2013年10月13日,經過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整理有限公司七年的整理和修繕,天津五大道先農商旅區一期項目正式面向公眾開放。

建築風格

先農大院位於和平區河北路與洛陽道交口,該建築由兩幢獨門聯排住宅、兩幢獨門公寓式住宅圍合形成建築組團,總平面布局規整,留有一定的活動空間。其中,臨街的兩幢獨門聯排住宅為二層帶地下室住宅,每戶一樓一底設有獨立的前花園和後雜院,住宅外立面為清水紅磚牆面,屋頂為紅瓦雙坡頂。建築內部一樓為客廳、飯廳和廚房,二樓為臥室、衛生間和儲藏室。該建築群為當時典型的中產階級住宅。

介紹

經過7年的科學規劃和精心打造,先農大院於2013年10月13日正式對社會開放,這是繼民園西里文化創意街區、慶王府精品文化酒店區之後,天津五大道又一處文化底蘊和現代時尚相融合的歷史街區。

先農大院坐落在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最集中的五大道地區,位於民園體育場以北,規劃建築面積2.54萬平方米。其中先農大院一期項目由先農大院、孟氏舊居構成。

先農大院始建於1925年,由先農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英國人雷德設計。因該址多為先農公司職員居住,故取名為先農大院,整個大院為里弄式,外為連排式。作為天津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以房地產為主的公司,先農公司可謂是近代外商在天津經營房地產的一個縮影。在先農公司的七個發起人之中,美國人胡佛[1]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人物。胡佛在天津賺取第一桶金之後返回美國,在中國的這段日子對他之後當選第三十一屆美國總統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幫助。

先農大院有一般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四幢,歷經88個春秋,保存較為完好。著名銀行家談荔孫、著名醫學家吳清源都曾居住在這裡。隨着歷史的變遷,在整理修復前,先農大院曾由130戶居民和5個單位共同使用,建築存在不同程度受損,配套設施老化,院落里曾經布滿了居民的違章建築和企業的材料廠。

湖南路九號的孟氏舊居,其所有者是著名的山東孟家,「八大祥」東主。孟家的經營被譽為中國傳統商業史上的神話,俗話說「官不出五世,富不過三代」,而孟家家業卻延續了十幾代不衰,在各地的經營都分外紅火,孟家在天津所經營的瑞蚨祥也是盛極一時的綢緞莊。

2006年,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整理有限公司啟動了先農大院的整理工作[2]。整修過程充分體現了工程修繕技術的領先性和全面性。秉承保護優先、合理利用、修舊如故、安全適用的施工理念,通過細緻的歷史調查和現場踏勘,明確歷史街區和歷史風貌建築保護的歷史價值、人文價值、城市景觀價值和建築特徵價值,並據此細化、明確街區歷史肌理、每一幢歷史風貌建築保護的內容,確定整修方案並加以實施,實現了建築保護、功能提升以及高新科技的和諧統一。

街區內原始建築多為居住使用,其使用功能的要求與現代使用功能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整修過程中,根據現代使用功能增設採暖、空調系統並配合建築物牆體、屋頂內側增設保溫層及仿古中空門窗,整體提升了建築的節能等級,使用人可根據不同的使用情況調節室內環境因素,達到有效節省能源的目的。尤其是整體提升了消防安全系統,增強了建築的安全防護功能,防止因各種突發事故而造成建築物壽命的縮減。

在試驗區整修施工中,採用多項「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並自主研發應用了專利技術。例如,採用自主研發並申請發明專利保護的「沿磚石砌體的砌築砂漿縫打孔, 注射以硅烷為主要組分的膏狀憎水劑, 憎水劑隔斷上升毛細水, 達到修復防潮層的目的」的一種實用微損修復防潮層工藝,通過紅外熱成像技術及紅外光譜方法檢測完全能夠滿足要求,此項技術對於建築物牆體擾動極小並且可以完全不損傷建築物外檐牆體原真性,施工周期僅為傳統的物理隔離工藝的10%,此項技術在同行業中積極推廣,得到了廣泛好評。

整修工作不僅使街區恢復了紅磚坡頂的原貌,更完整展現了原有的建築風格,將該區域打造為集餐飲娛樂、時尚購物、文博展覽等於一體的體驗式綜合社區。

視頻

先農大院 相關視頻

充滿藝術氣息的先農大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