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倪正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倪正茂
出生 1940年
國籍 中國
職業 法學家

[1]

倪正茂,男,1940年出生於平陽縣金鄉鎮(今屬蒼南縣),先後就讀於金鄉小學、平陽二中、平陽一中、瑞安中學。上海政法學院終身教授,中國語言邏輯學會理事,中國科技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法哲學研究會主席。先後受聘為上海大學法學院教授,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南開大學上海教育學院上海政法管理幹部學院中國科技大學蘇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院校的特聘教授。1984年加入九三學社。1987年起任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出版各類著作40餘部,發表論文400餘篇。主要出版著作有《論法律的起源》、《隋律研究》、《隋代法制考》、《法哲學經緯》等,並參與撰著《中國法制史考證(甲編、第四卷)隋唐法制考》、《中國法制史考證(乙編、第四卷)法史考證重要論文選編》。十四次應邀赴日本美國韓國蘇聯比利時及我國港、澳、台的大學訪問;六次主持法學國際會議。[2] [3]

人物履歷

1957年考入復旦大學法律系,

1961年畢業於上海社會科學院政法系。先後從教於上海南洋模範中學、淮海中學、零陵中學等。

1979年進入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工作,

1997年赴上海大學法學院工作,

1988年獲得"上海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

2006年獲上海市首屆五一勞動獎章。

2008年獲聘為上海政法學院終身教授。

五次獲得國家級著作獎,

十餘次獲得省市級著作獎。

主要作品

已發表文章500多篇,

出版《隋律研究》、

《科技法學導論》、

巜法哲學經緯》、

《生命法學探析》、

巜比較法學探析》、

《激勵法學探析》、

《蘇聯國家與法的歷史》、

《中華法苑四千年》等專著、合著、譯著44部。

入選群英譜

2011年,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員會編著了一本《忠誠與奉獻——上海政法系統群英譜》,所涉時間跨度為1949年至2011年。該書謳歌了32位上海政法系統的英雄模範。也就是說,62年裡評選出了上海政法界頂尖級的32位英模,平均約為兩年1位。其中有6位是犧牲在崗位上的;其餘25位中,24位是公、檢、法單位的幹警、律師,只有1位是政法院校的教授。他就是蒼南人倪正茂。


法界英模

1964年,倪正茂被作為優秀教師從淮海中學調派到零陵中學任政治教研組長、團支部書記.從1971到1978年,倪正茂連續8年被評為先進教師,1979年又被調到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工作。作為一個法學研究工作者、九三學社中央及上海市委的領導成員,他時時刻刻不忘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職責,積極參政議政,而且在學術研究方面,繼續做出巨大的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他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對局部的司法不公、吏治腐敗現象痛加揭露,努力探索改進,認真獻計獻策。他於1987年出席九三學社中央召開的「知識分子問題研討會」,在會上做了長達近半小時的發言。會後,各地九三學社的與會代表強烈要求九三學社中央印發他的發言稿,讓與會代表帶回各地去學習。列席會議的胡德平、陶斯亮、伍連連等中央統戰部領導同志,也很受感動。他不僅在學術研究中表現了無畏的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在學術界享有良好的學術聲譽,充分展現了一位知識分子和民主黨派人士的聰明才智,顯示了一個知識分子與民主黨派人士對歷史責任的擔當。

在從事參政議政工作的25年中,倪正茂「鐵肩擔道義」,可稱得上是九三學社、上海市政協、市人大著名的最敢於講真話、敢於批評社會不良現象的人士。他曾連續發表了六篇論文,系統地深入地闡述了「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有關理論;2009年他聯絡了44位上海市人大代表提出《人大要加強對政府財政收支的監督》議案的同時,又在《民主與科學》上發表《人大要管住政府的錢袋子》的論文;2013年7月他還發表了《從立法司法做起,把行政部門關進「籠子」》等時政文章。九三學社上海市委秘書長張良儀曾專事作文,贊其「死為國是憂一生」。這就是我們溫州同鄉——「法界英模」倪正茂的寫照![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