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借東風》是一部京劇

京劇,又稱平劇、京戲,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各地[1]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2],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京劇流播全國,影響甚廣,有"國劇"之稱。以梅蘭芳命名的京劇表演體系被視為東方戲劇表演體系的代表,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3]。京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其中的多種藝術元素被用作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符號。

2006年5月,京劇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

目錄

劇情

龐統歸見周瑜,告知一切,請速進兵。忽報焦觸、張南討戰,周瑜即使韓當、周泰領兵迎敵,殺焦觸、張南二人,文聘敗走。周瑜觀曹軍水寨,正自得意,因見西北風大起,心有所感,忽然成疾。眾將一籌莫展。諸葛亮探知消息,急告魯肅,願為周瑜治病。及見周瑜,諸葛亮手書藥方一紙。上寫「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皆備,只欠東風」,周瑜一笑而愈。因向諸葛亮求計。諸葛亮自稱幼習奇門遁甲,能呼風喚雨,請於南屏山高築一台,願往祈借東南風。周瑜依允,待諸葛亮走後,密喚丁奉、徐盛進帳,告以只待東南風起,即殺諸葛亮,提頭來見。諸葛亮在南屏山祈禱三日,果然東南風動,料知周瑜必來相害,即與守壇軍士易服,單身逃走。徐盛、丁奉趕到,諸葛亮業已去遠。二人追至江邊,趙雲已將諸葛亮迎接上船。諸葛亮請二人歸報周瑜,勿傷兩家和氣。趙雲復將二人所乘船篷索射斷,丁奉、徐盛遂退走。諸葛亮與劉備相見,知一切均已準備停當,急傳眾將聽令,發兵破曹。

京劇行當

京劇行當的劃分,除依據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和社會屬性(身份職業)外,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徵來分類。京劇班社舊有"七行七科"之說 :七行即生行旦行(亦稱占行)、淨行醜行雜行武行流行[5]

京劇舞台上的一切都不是按照生活里的原貌出現的。京劇舞台上的角色也不是按照生活當中人的本來面貌出現的,而是根據所扮演角色的性別、性格、年齡、職業以及社會地位等,在化妝服裝各方面加以若干藝術的誇張,這樣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劃分成為生、旦、淨、丑四種類型。這四種類型在京劇里的專門名詞叫做"行當"[6]

視頻

借東風 相關視頻

中國戲曲文化周宣傳片
中國戲曲國粹京劇

參考文獻

  1. 京劇又稱平劇、京戲,中國戲曲網
  2. 京劇演唱的規律與技巧 ,搜狐,2020-07-14
  3. 淺談「梅蘭芳表演體系」,個人圖書館,2015-07-02
  4. 國粹京劇名旦梅蘭芳,除了大花臉,你還知道多少? ,搜狐,2020-10-22
  5. 國粹京劇你了解多少,搜狐,2018-05-04
  6. 淺談京劇行當之劃分,豆丁網,201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