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武行 |
中文名稱: 武行 狹義: 形容騷亂打鬥的行為 廣義: 所扮角色在劇本中大都沒有名字 |
武行泛指中國戲曲(尤指:京崑劇)影視劇中專演武戲的配角。以中國影視武術行業相關營生的人。[1]
戲曲之武行
戲曲演員從小學戲時都先從武行入手,主要因素有兩點,一是打下做工基礎,不論以後演那個行當,沒有武行底子都是不行的;二是防止倒倉後嗓子恢復不過來,還可以繼續演武戲,省得丟了飯碗。武行演員的訓練是非常辛苦的,大多練個8到10年方能有所成就,而且一輩子必須練功不輟,打就瓷實牢固的底子。武行演員要比其他行當的演員付出的更多。
例如:按劇中角色分,主要有:武老生、武小生、武生、武花臉、武丑、刀馬旦和武旦。
又比如:按表演門類分,主要有:長靠和短打兩類。長靠武行主要扮演大將,短打行主要扮演綠林好漢及身懷絕技的武林高人。
表演藝術
長靠老生
代表劇目有《定軍山》之黃忠、《戰太平》之花雲等;短打老生的代表劇目有《一箭仇》之史文恭、《洗浮山》之賀天寶等;武老生在表演上要求穩健灑脫,以刻畫人物氣質為主,通常唱做兼備,與武生相比,加入了髯口的表演技巧;
武小生
主要表現年輕英武、帥氣高傲、年齡不大的人物,如《雅觀樓》之李存孝、《探莊》之石秀、《八大錘》之陸文龍等;表演上要求扮相英俊漂亮,有"帥、挺、美"的藝術標準,動作較武生收斂一些,還要表現出年輕氣盛和稚嫩感;
武生
有長靠、短打、勾臉之分。長靠武生主要扮演年輕大將,如《長坂坡》之趙雲、《冀州城》之馬超等,表演上既要注重大將的氣度,又要開打穩健准狠;短打武生以演武林人物為主,如《連環套》、《溪皇莊》、《落馬湖》之黃天霸,《三岔口》之任惠堂等,表演上要求精悍帥挺,動作敏捷有力度,開打火熾緊湊;勾臉武生由武花臉演變過來,演的劇目也大多為武花臉劇目,如《鐵籠山》之姜維、《四平山》之李元霸、《狀元印》之常遇春等,表演上是以武生的特色來刻畫人物的,比較講究人物氣質,突出"穩、准、狠"的特點。
武花臉
以扮演勇猛、剛直、粗獷、兇殘、暴橫的人物為主,人物要勾臉,就是畫臉譜。劇目如《通天犀》之徐世英、《戰馬超》之張飛、《竹林計》之餘洪等,都屬此類,表演上對工架要求很高,很多武花臉戲都突出摔跌技巧,因此上武花臉有時候也被稱為摔打花臉,武花臉的劇目大多屬於配角性質。 武丑以演滑稽幽默又身懷絕技的人物為主,如《盜甲》之時遷、《盜玉杯》之楊香武、《盜鈎》之朱光祖等,這些人物大多身輕如燕、飛檐走壁,表演上念白快、脆、亮、開打矯捷輕快,極有特色。
刀馬旦:主要扮演巾幗英雄,身份以大將為主。如《破洪州》之穆桂英、《戰金山》之梁紅玉等,刀馬旦對把子要求很高,表演上唱做兼備,注重人物氣質的刻畫。
武旦:扮演的是武藝高強的女豪傑、女英雄等,與刀馬旦的卻別是:刀馬旦要扎硬靠,但不翻跌;武旦穿改良軟靠或短打裝扮,有需要翻跌的表演;刀馬旦注重人物身份,因為扮演的多為大將,而刀馬旦則側重武功;武旦的劇目有《扈家莊》之扈三娘、《白蛇傳》之青蛇、《十三妹》之十三妹等。
影視劇之武行
電影或電視劇的拍攝中,需要打鬥,威亞(吊鋼絲),爆炸,騎術或一些高難度動作的完成時,考慮到拍攝出來的效果或演員安全時,會有專門的人員去完成上述工作,做這些工作的人被稱為武行,他們通常是演員的替身,也可能直接上鏡出演某個角色,很多動作導演和演員就是從武行做起的,如洪金寶及他的小師弟成龍、元彪當年就從事過武行工作。
參考來源
- ↑ 原創 武行跑龍套出身,周潤發尊稱他為師傅,成功娶到女神當老婆 搜狐 20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