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侯馬晉國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侯馬晉國遺址,位於中國山西侯馬市汾河、澮河交匯處。

遺址由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在1954年調查發現,1956年、1957年發掘古城,後又多次發掘。被認是晉國晚期都城新田(新絳)的遺址。1961年,中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基本內容

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弟叔虞於唐,叔虞之子燮父改國號為晉。到春秋中葉,晉景公遷都新田(今侯馬)。從此,至戰國早期三家分晉為止,新田就成為晉國政治、經濟、商業、文化的中心。一九六一年,「侯馬晉國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在侯馬市汾、澮兩河交匯處。面積約三十三平方公里。古城已圮,現僅存宮殿台基殘跡。經大規模的鑽探發掘,發現兩組古城遺址,早期有白店古城址,晚期有平望、牛村、台神、馬莊、呈王等古城址。其中牛村古城,位於侯馬市西北,南北長約一千四百米,東西寬約一千二百米。在牛村古城址南有鑄造青銅器、陶器石器、骨器的手工業作坊。

鑄銅作坊遺址,面積約三千平方米,出土一百多塊銅錠、鋁錠、鑄銅生產工具及三萬餘件陶范。其中能辨認器形的陶范有一千多件,成組配套的有一百多件,用這些范鑄造的青銅禮器有鼎、豆、壺、簋、鑒、敦等,兵器有劍、鏃等,此外尚有車馬飾和虎符。陶范刻有精美的夔龍紋、蟠螭紋、雲雷紋、環帶紋、垂葉紋、人紋、魚紋、首紋等。構圖勻稱新穎,線條流暢細膩。從出土陶范分析,大致要經過選泥、制模、翻范、熔銅、澆鑄和修整這一整套工藝流程。在牛村古城東南有盟誓遺址,面積約三千八百多平方米。遺址中發現四百多坑,坑內埋葬着牛、馬、羊和玉幣等犧牲。其中四十一個坑內出土了約數千件盟書,多數為朱書盟書,少數的為墨書詛辭,書法精美,內容記載了春秋戰國之際晉國各派貴族集團之間的鬥爭,由此人們可以看到東周的盟誓禮儀和制度。牛村古城南、澮河南岸的上馬村是墓葬區,面積約五十萬平方米,墓葬密集。其中十三號墓是一座規模較大的長方形堅穴木郭墓,墓內的隨葬品,除銅貝、包金貝一千六百多枚外,共約三百六十多件。其中有大小銅器如鼎、鑒、方壺、簋等一百八十多件,和包金器、玉器、骨器、裝飾品,及編鐘、編磐等。墓中出土兩件銘文相同的徐王庚兒自作鼎,最引人注目[2]

視頻

侯馬晉國遺址 相關視頻

鑄銅是古代生產的核心技術,在侯馬晉國遺址發現了鑄銅模範
84歲老人想起當年在侯馬,發掘東周晉國遺址盛況,還是振奮不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