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依韻和寒食偶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依韻和寒食偶書》是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梅堯臣詩詞作品[1]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官員、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

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2]。為詩主張寫實,反對西崑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為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並為《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集》及《毛詩小傳》等。

依韻和寒食偶書

歷代評價

王曙:二百年無此作矣!

歐陽修:梅聖俞以詩知名,三十年終不得一館職。晚年與修《唐書》,書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嘆惜。 不戚其窮,不困其鳴。不躓於艱,不履於傾。養其和平,以發闕聲。震越渾鍠,眾聽以驚。以揚其清,以播其英。以成其名,以告諸冥。 其為文章,簡古純粹,不求苟說於世,世之人徒知其詩而已。然時無賢愚,語詩者必求之聖俞;聖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樂於詩而發之。故其平生所作,於詩尤多。若使其幸得用於朝廷,作為雅頌,以歌詠大宋之功德,薦之清廟,而追商周魯頌之作者,豈不偉歟? 聖俞翹楚才,乃是東南秀。玉山高岑岑,映我覺形陋。《離騷》喻草香,詩人識鳥獸。城中爭擁鼻,欲學不能就。平日禮文賢,寧久滯奔走。 韓孟於文詞,兩雄力相當。寂寥二百年,至寶埋無光。郊死不為島,聖俞發其藏。患世不愈出,孤吟在號霜。 子美筆力豪雋,以超邁橫絕為奇;聖俞覃思精微,以深遠閒淡為意,各極其長。

司馬光:我得聖俞詩,於身亦何有。名字托文編,他年知不朽。我得聖俞詩,於家果何如。留為子孫寶,勝有千年珠。

藝術上,梅堯臣注重詩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點,提出了狀難寫之景如在眼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歐陽修《六一詩話》引)這一著名的藝術標準,並提倡平淡的藝術境界:作詩無古今,惟造平淡難[3]。(《讀邵不疑學士詩卷》)。

梅公墓

梅堯臣墓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郊雙山羊麓。有墓碑、墓祠,歐陽修為之作墓志銘[4]。後世謁墓祭奠者不絕,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文天祥知寧國府(治今安徽宣州),特往祭梅墓,並以梅氏墓為題作詩。今墓冢已修復,並在原碑基座上另立新碑,墓祠亦將復原。

視頻

依韻和寒食偶書 相關視頻

詩書畫-南唐的澄心堂古紙存量極少,梅堯臣請潘谷仿製傳承20200826
梅堯臣:村豪;王安石:示長安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