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佳木斯市第十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佳木斯市第十中學,坐落於佳木斯市東部城鄉結合部,始建於1965年,第十中學是一所具有優良歷史傳統又充滿着蓬勃朝氣的普通初級中學,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治學嚴謹,勵精圖強,求真務實,艱苦樸素」的精神。經過43年的建設與發展中,學校經歷了兩次大調整。1988年學校由完全中學轉變為初級中學;2003年學校與佳木斯市實驗學校合併重組為新十中,學校現址為原實驗學校所在地。

辦學條件

近兩年,學校通過開展名師工程、中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工程,青藍工程、青年教師培養與管理工作等措施,正在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水平、高學歷、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

學校在職教工123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48人,中級教師53人,初級教師13人,行政管理13人,行政管理人員3人,工勤人員2人,退休教師89人,在校學生850人。學校領導班子9人,校級4人,中層5人,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目前,學校擁有國家級骨幹教師2人,省級骨幹教師3人,市級骨幹教師9人,省級教學能手6人,市學科帶頭人2人,市十大名師1人。

近年來,第十中學已成為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齊備、教學質量優良的市直屬中學。第十中學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思路,千方百計加強教學和生活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實現教學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現代化。學校擁有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實驗室、圖書館等教學基礎設施,擁有學生食堂、學生公寓、接近標準的運動場等生活基礎設施;學校近兩年加大了教學設備、實驗設備的投入力度,教學條件有了極大的改善,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了優良的條件。

辦學實績

在近五年來,全市舉辦的「菊花杯」課堂教學大賽上,獲得數、理、化、語、外、政治六大主科和文、理綜合團體一等獎。

特別是學校加大了計算機學科的教育教學投入後,先後已有多名同學在各級賽事中獲獎,還有4名學生參加了全國總決賽。第十中學在素質教育觀念的指導下,努力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行嚴格規範的教育管理模式,從而為教學資源的優化組合和素質教育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在大力推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人才培養方式的改變,貫徹文理滲透的原則,貫徹以自主的讀書能力、動手能力、設計能力、創造能力為主要內涵的創新性原則,貫徹知識結構和培養規格的個性化原則。除日常教育教學之外,還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了閱讀課,此外,美術課外活動及古箏演奏班也進行的如火如荼。

由此建立了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實施了讀書工程、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使每一個同學都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個性,發掘自己的潛能,成為時代所要求的具有競爭力的人才。第十中學具有優良的校風、學風和教風,並確立了先進的教育理念——「追求真善美,培養有教養的人」堅持「以人為本」。

認真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十分重視校園文化[1]建設,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學校不斷加強校園環境整治工作,加快校園綠化、淨化、工作,設有讀書節、藝術節、全方位打造蘊涵濃厚人文精神的文化校園,學校採取有效措施,邀請校內外專家開設講座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

第十中學將以積極進取和深化改革的姿態,積極應對挑戰,搶抓發展機遇,進一步發揮「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立足基礎,整體提高,全面發展」的教學特色,抓常規穩基礎,練隊伍強素質,搞科研增活力,抓改革促發展,把第十中學建設成為教育教學特色明顯,校風、師風[2]、學風[3]優良,學生喜歡、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佳市東部名優初中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