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但憑闌無語.煙花三月春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但憑闌無語.煙花三月春愁出自宋代鄭覺齊的《揚州慢·瓊花[1]

弄玉輕盈,飛瓊淡濘,襪塵步下迷樓。試新妝才了,炷沉水香毬。記曉剪、春冰馳送,金瓶露濕,緹騎星流。甚天中月色,被風吹夢南州。

尊前相見,似羞人、蹤跡萍浮。問弄雪飄枝,無雙亭上,何日重遊?我欲纏腰騎鶴,煙霄遠、舊事悠悠。但憑闌無語,煙花三月春愁。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盛開的瓊花就像衣裝素淡的仙女,試罷新妝,滿身香氣,步履輕盈的走下樓來。遙想當日煬帝賞花情景:清晨將瓊花剪下,插入金瓶中時還沾有晨露,由護衛皇帝出行的騎士以流星快馬送至行宮供煬帝賞玩。此番在臨安出現的、經過移根再植的花,原是她的精魂被風吹至。

曾在揚州看到過的瓊花,如今到了江南竟能在酒筵前相見。想起無雙亭畔那「天下無雙」的瓊花,如雪般素潔,在春風中搖動;不知自己何時能重遊揚州,再睹那美妙的丰姿?自己重遊揚州,已成妄想,唯有悵望雲霄,緬懷舊事而已。在這煙靄迷離、繁花旖旎的陽春三月,只有獨倚闌干,默默無語。

注釋

弄玉:相傳為春秋時秦穆公之女,後與蕭史一起升天仙去。「飛瓊」,許飛瓊,西王母的侍女。

淡濘:這裡指飛瓊的衣裝素淡。

襪塵:本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詞中謂仙女的步履輕盈。「迷樓」,點出揚州。隋煬帝在揚州建行宮,迴環四合,誤入者不得出,名曰迷樓。

香毬:一種銅製的薰香用的球,中分三層,圓轉不已,叮放置在被褥中問,其香煙不滅。

曉剪:清晨將瓊花剪下。

緹騎:古代當朝貴官的前導和隨從的騎士。

星流:流星快馬。

天中月色:形容瓊花淡黃的色彩。

南州:指臨安。臨安在揚州之南,故稱之為「南州」。

尊前:酒杯前。

無雙亭:亭名.在揚州后土祠旁,北宋詩人宋郊建。

纏腰騎鶴:指重遊揚州,用《殷芸小說》中的典故,參見趙以夫《揚州慢》詞注。

煙花三月:指陽春三月。

鑑賞

在我國的名花中,最珍異和神秘的要算瓊花了。據宋人周密《齊東野語》卷十七記載:「揚州后土祠瓊花,天下無二本。……仁宗慶曆中,嘗分植禁苑,明年輒柘,遂復載還祠中,敷榮如故。淳熙中,壽皇(孝宗)亦嘗移植南內,逾年,憔悴無花,仍送還之。其後,宦都東源命園丁取孫枝移接聚八仙根上,遂活,然其香色則大減矣。」詞人趙以夫得友人折贈瓊花數枝,召聚詠賞,並作《揚州慢》詞,這首詞就是鄭覺齋當時應和而作。[2]

上片首句人花合寫互相映襯。既是瓊花之瑩潔,又是女子輕盈體態。女子新妝試罷.於香霧繚繞中幽思綿綿。瓊花產於揚州,因此詠瓊花之作大多或直接或間接地提到揚州,有趙以夫《揚州慢》一詞為證。前五句以女仙設喻,描繪瓊花的態、色、味,並沒有作形狀的描寫,而着力寫瓊花的丰神。以仙女來比瓊花,寫出它不同凡花的花姿、花色、清香。雖然詞人未作工細的描繪,但卻傳出了瓊花的精神。

「記曉」三句,承上「迷樓」,追懷瓊花昔日為御物,被星夜送入宮中以供煬帝觀賞的盛事。「甚天中月色,被風吹夢南州」兩句,轉入眼前的瓊花,對照今日冷落,也是女子韶華不復的感傷。趙以夫原唱《揚州慢》詞序云:「瓊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黃。」「緹騎星流」,寫出煬帝賞花心情之切,從側面烘托出瓊花之出眾不凡。以「天中月色」擬之,可謂恰到好處。「南州」本泛指南方州郡,此指臨安。詞言瓊花「被風吹夢(到)南州」,下語極迷離恍惚。詞開首既屢以仙女比擬瓊花。則瓊花亦像仙女一樣有夢魂。想象富有情致。

下片由「吹夢南州」一語點出新意。在酒筵前相見者,是花是人,已融為一體,故加以擬人化的描寫:「似羞人、蹤跡萍浮」。詞人曾在揚州看到過瓊花,而今也一樣飄泊來到江南,難怪有「蹤跡萍浮」之感了。詞人不由得陷入深深的回憶之中。他想起無雙亭畔那「天下無雙」的瓊花,如雪般素潔,在春風中搖動;不知自己何時能重遊揚州,再睹那美妙的丰姿?

秦觀《瓊花》詩云:「無雙亭上傳觴處,最惜人歸月上時。相見異鄉心欲絕,可憐花與月應知。」鄭詞所寫情境,與之相似。「我欲」二句,寫詞人慾往揚州而不得的感慨。「纏腰騎鶴」,這裡使用的是一個著名的典故,也即原是說,話說一個人很貪婪,他既要腰纏萬貫,又要長生不老,而且還要到風景秀美的揚州去玩兒;熟語所謂」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說的就是這麼一回事兒。而在此詞里,作者謂自己重遊揚州,已成妄想,唯有悵望雲霄,緬懷舊事而已。「但憑闌無語,煙花三月春愁」,這兩句有無限情韻。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煙花三月下揚州。」在這煙靄迷離、繁花旖旎的春三月,懷念揚州的悠悠舊事,更觸起了濃重的春愁,詞人獨倚闌干,默默無語。下片的構思與趙以夫不大相同,趙作是通過賦花抒發揚州的盛衰之感,此詞是借瓊花移植到臨安就與揚州時大不相同這一現象發出感慨,花移地之後香色不如前,人呢?欲去揚州探花,這是不能實現的夢。再說楊州的瓊花還是從前風姿嗎?重重慨嘆交織在一起,實有無限傷感之情,從而使詞的意境更為幽遠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