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
瓊花(學名:Viburnum macrocephalum),又名聚八仙花、月下美人、瓊花、葉下蓮、金鈎蓮、鳳花、曇花,屬於忍冬科莢蒾屬的木本植物[1],半常綠灌木,於每年的4至5月開花,花色潔白,大如玉盤。每朵瓊花的構造是由周邊八朵五瓣大花環繞中間白珍珠般的小花,簇擁蝴蝶似的花蕊。瓊花是江蘇揚州的市花。
簡介
繡球莢蒾(原變型)落葉或半常綠灌木,高達4米;樹皮灰褐色或灰白色;芽、幼技、葉柄及花序呈灰白色或黃白色簇狀短毛,後漸變無毛。葉臨冬至翌年春季逐漸落盡。紙質,卵形至橢圓形或卵狀矩圓形,長5-11厘米,頂端鈍或稍尖,基部圓或有時微心形,邊緣有小齒,上面初時密被簇狀短毛,後僅中脈有毛,下面被簇狀短毛,側脈5-6對,近緣前互相網結,連同中脈上面略凹陷,下面凸起;葉柄長10-15毫米。
聚傘花序直徑8-15厘米,全部由大型不孕花組成,總花梗長1-2厘米,第一級輻射枝5條,花生於第三級輻射枝上;萼筒筒狀,長約2.5毫米,寬約1毫米,無毛,萼齒與萼筒幾等長,矩圓形,頂鈍;花冠白色,輻狀,直徑1.5-4厘米,裂片圓狀倒卵形,筒部甚短;雄蕊長約3毫米,花葯小,近圓形;雌蕊不育。花期4-5月。
瓊花(瓊花集)聚八仙(洪武郡志);八仙花(花鏡),蝴蝶木(拉漢種子植物名稱),揚州瓊花(博物)聚傘花序僅周圍具大型的不孕花,花冠直徑3-4.2厘米,裂片倒卵形或近圓形,頂端常凹缺;可孕花的萼齒卵形,長約1毫米,花冠白色,輻狀,直徑7-10毫米,裂片寬卵形,長約2.5毫米,筒部長約1.5毫米,雄蕊稍高出花冠,花葯近圓形,長約1毫米。
果實紅色而後變黑色,橢圓形,長約12毫米;核扁,矩圓形至寬橢圓形,長10-12毫米,直徑6-8毫米,有2條淺背溝和3條淺腹溝。花期4月,果熟期9-10月。
生態習性
瓊花原產於我國江蘇、浙江、湖北等地,為暖溫帶半陰性樹種。較耐寒,能適應一般土壤,好生於濕潤肥沃的地方。長勢旺盛,萌芽力、萌櫱力均強,種子有隔年發芽習性。
繁殖方法
常用種子繁殖,11月採種,堆放後熟,將種子洗淨,用低溫層積至翌春播種,覆土需略厚,上面再蓋草。當年6月有一部分發芽出土,這時可揭草遮陽,留床2年可換床分栽,4~5年可供移栽用於庭園美化。 瓊花移栽:瓊花移栽容易成活,應在早春萌動前進行,以半陰環境為佳,成話後注意肥水管理。主枝易萌發徒長枝,擾亂樹形,花後可適當修枝,夏季剪去徒長枝先端,以整株形,花後應施肥一次,以利生長。
瓊花播種:瓊花果實為單果類中的核果,內果皮極堅硬,包於種子之外,種子採收期一般在10月以後,以種子外果皮發黑為成熟標誌。種子採收後應沙藏,翌年清明取出,洗去果皮,將種殼(內果皮)剝去,或者磨損部分種殼,或者用0.1%的稀酸溶液浸泡24小時,使種殼軟化後再播種,未經處理的種子一般當年很難出苗。播種後覆土1.5厘米左右,如是盆播應經常澆水、鬆土,使苗儘快出土。 扦插種植在5—6月進行,選取健壯的半木質化枝,長7~10厘米,基部帶節扦插,插後遮陰,經常保持濕潤,約1個月髮根。壓條在春季芽萌動時將二年生枝壓埋土中,枝條抽出4~5節時施薄肥,翌年2~3月與母株分離,帶土分栽。
主要價值
觀賞作用
瓊花的壽命很長,在揚州大明寺內一棵清朝康熙年間的瓊花,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現如今依舊繁茂,風姿如故。
瓊花的美很獨特,春夏之交,自然界一片奼紫嫣紅的時候,瓊花卻潔白如玉,風姿綽約,而當秋風蕭瑟,群芳凋落,瓊花確是綠葉紅果迷人的秋色,給蕭條的秋天增添了艷麗的色彩。
瓊花的花大如盤,環繞着中間嗎顆白色的珍珠似的小花,簇擁着一團蝴蝶似的花蕊,微風吹拂之下,輕輕搖曳宛如蝴蝶戲珠。
藥用價值
瓊花可以解毒止癢:在民間人們常常取瓊花的枝葉以及果子入藥,具有通經絡、解毒止癢的作用。一般在春夏兩季進行採摘,曬乾、鮮用都可以。
瓊花還具有活血止痛,治療跌打損傷。以前人們會將採摘來的瓊花曬乾保存,取3~4錢用水煎服,或者將曬乾的瓊花研磨成粉末,直接塗抹在患處。
也可以用曬乾的瓊花泡酒,每天兩次,黃酒為引,對於治療跌打損傷幼很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