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眾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百戰奇略(明帝朱元璋)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眾戰》出自明朝劉基的《百戰奇略》。本篇以《眾戰》為題,旨在闡述在我眾敵寡情況下作戰應當注意掌握的原則。它認為,對敵作戰中,若兵力對比處於我眾敵寡時,不能在險狹之地與敵決戰,而須選擇開闊平坦地域作戰,這樣才便於兵力展開,進退開合靈活機動。

原文

凡戰,若我眾敵寡,不可戰於險阻之間,須要平易寬廣之地。聞則進①,聞則止,無有不勝。法曰:「用眾進止。」②

晉太元③時,秦苻堅④進屯壽陽⑤,列陣淝水⑥,與晉將謝元⑦相拒。元使謂苻堅⑧曰:「君遠涉吾境,而臨水為陣,是不欲速戰。請君少卻,令將士得周旋,仆與諸君緩轡而觀之,不亦樂乎!」堅眾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眾彼寡,勢必萬全。」堅曰:「但卻軍,令得過⑨,而我以鐵騎數十萬⑩向水,逼而殺之。」融亦以為然。遂麾兵卻,眾因亂而不能止。於是,元與謝琰⑾、桓伊⑿等,以精銳八千渡淝水,石軍⒀拒張蚝⒁,小退。元、琰仍進兵大戰淝水南,堅眾大潰。⒂|[明]劉基}}

注釋

①聞鼓則進:王本及汪本皆作「聞鼓則戰」。

②用眾進止:語出《司馬法·用眾第五》。

③晉太元:馬本及諸本皆脫「太」,今據史補。太元,東晉孝武帝年號。秦音淝水之戰,即發生在太元八年(公元383年)。

④苻堅:十六國時期的前秦皇帝。氏族,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東南)人。在淝水作戰失敗後,為羌族首領姚萇所擒殺。

⑤壽陽:今安徽壽縣

⑥淝水:在今安徽合肥境內。

⑦謝元:史載本作「謝玄」,因《百戰奇法》原作者避宋太祖趙匡胤始祖名諱(「玄朗」之「玄」)而援引時改「玄」為「元」。謝玄,東晉名將,宰相謝安之侄。曾受命組織北府兵以御前秦。淝水戰後,他率軍收復了徐、兗、青、豫等州大片土地。

⑧苻堅:馬本及諸本皆誤作「苻融」,今據史載校改。

⑨但卻軍,令得過:馬本及諸本皆作「但卻,無令得過」,顯與原意相悖,故據史校改。

⑩數十萬:馬本及諸本皆誤作「數萬」,今據史校改。

⑾謝琰:東晉宰相謝安之子,淝水之戰時任輔國將軍。

⑿桓伊:東晉譙國鑟e縣(今安徽宿縣西)人,字叔夏。初任淮南太守,後遷豫州刺史。淝水之戰後,因功升任江州、荊州十郡、豫州四郡都督。

⒀石軍:即謝安之弟謝石所率之軍。

⒁張蚝:馬本及諸本皆誤作「張耗」,今據史校改。

⒂本篇史例出自《晉書·謝玄傳》。

作者介紹

劉基(1311年7月1日~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溫州文成縣南田人(舊屬青田縣)。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1]

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2]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3]」。

視頻

眾戰 相關視頻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一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概述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二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