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伊本·圖馬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伊本·圖馬特

圖片來自owlapps

阿布-阿卜杜拉·穆罕默德·本·圖馬特(1080年-1130年或1128年[1]),簡稱伊本·圖馬特柏柏爾伊斯蘭教宗教改革家,自稱馬赫迪。他的追隨者創建了穆瓦希德王朝

伊本·圖馬特早年曾在科爾多瓦麥加巴格達等地朝聖並學習,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狂熱一神理論,反對當時的聖徒崇拜。28歲時,他回到了摩洛哥宣揚自己的學說,並在阿爾摩拉維德王朝埃米爾阿里·本·優素福非斯組織的宗教辯論會上舌戰當地伊斯蘭教學者。當地學者一致認為他是異端,但阿里·伊本·尤素福並未迫害他。在傳教受挫的情況下,伊本·圖馬特自稱馬赫迪,並號召其信徒武裝起來,以淨化阿爾摩拉維德王朝已經墮落的伊斯蘭信仰。

在其死後,來自阿爾及利亞的信徒阿卜杜勒·慕敏率領其支持者發動武裝起義,1147年,阿卜杜勒·慕敏占領馬拉喀什,滅亡阿爾摩拉維德王朝,建立穆瓦希德王朝。

生平

早年

如今關於伊本·圖馬特是史料記載主要是宗教性質的聖人傳記,其中可能混有穆瓦希德王朝官方捏造的神化情節。伊本·圖馬特出生於1078年至1082年之間,故鄉在摩洛哥蘇斯地區的小村莊伊吉利茲(Igiliz),屬於馬斯穆達柏柏爾人的哈加(Hargha)部落[2]。有說法稱其父本名為阿卜杜拉,圖馬特實是暱稱,在柏柏爾語言中意為「好運」或「幸福」[3][4]伊本·赫勒敦記載,伊本·圖馬特童年時頗為虔誠,喜愛在清真寺點蠟燭,因此有暱稱「阿薩富」(Asafu,意為「火把」或「愛光者」)。

伊本·圖馬特後來聲稱自己是阿里王族伊德里斯·本·阿卜杜拉的後代,伊本·赫勒敦也支持這一說法,今日學界關於此存在較大爭議。當時的柏柏爾領袖自稱謝里夫後裔是很常見的事情。

宗教主張

在伊本·圖馬特的時代,馬格里布安達盧斯處在穆拉比特王朝的統治之下。穆拉比特王朝主張馬立克派,都城位於馬拉喀什,還將伊斯蘭教傳入西非。伊本·圖馬特最初在科爾多瓦求學,師從神學家阿布-貝克爾·圖爾圖希,隨後前往向東方的巴格達遊學,在此期間收到了安薩里的學說的影響[5],並同時在艾什爾里派穆爾太齊賴派門下求學。

伊本·圖馬特在巴格達居留期間逐漸形成自己的宗教主張,混合了艾什爾里派和蘇菲主義理念。穆瓦希德時代的傳記聲稱,穆拉比特王朝封禁伊本·圖馬特的著作,並公開焚燒,安薩里得知後決定指派他返回馬格里布傳播教義。

伊本·圖馬特的宗教主張中,最主要的是極端的認主獨一,認為安拉只有一種屬性,其他各種屬性都有多神論嫌疑,與認主獨一相矛盾。他主張宿命論,支持伊斯蘭教法,反對擬人論。伊本·圖馬特反對穆拉比特王朝的馬立克派學說,認為其過度強調法學家共識,無視聖行聖訓,認為馬立克派法學家的法理推斷是不正當的,甚至有淪於異端學說的可能。伊本·圖馬特將馬格里布人的墮落行為歸咎於穆拉比特王朝的統治,例如公開售賣酒類和豬肉等古蘭經禁止的或是他反對的行為。他亦反對宗教藝術。伊本·圖馬特的追隨者自稱「穆瓦希德」(al-Muwwahidun),意為「認主獨一者」。

返回馬格里布

有記載稱,他在離開巴格達後前往麥加朝覲,但他急於規正周圍人的錯誤信仰,導致他被人自麥加逐出。他隨後前往開羅,又從亞歷山大港搭船,在1117年至1118年前後到達馬格里布。在航行途中,他將船上的酒瓶擲入大海,還不斷勸導水手依教義禱告。水手忍無可忍,將他投向大海,但發現他過了半天竟仍然在水面上下漂流,又決定救他上船。還有說法聲稱他平息了海上的一場風暴。

他在馬赫迪耶上岸,先後前往突尼斯貝賈亞,沿途一直宣傳其簡化的教義,指責當地人的陋習,如飲酒、音樂、公開做愛,以及柏柏爾人男人戴面紗、女人不戴面紗等。他還在清真寺前和人辯論,不顧官方庇護的馬利克派學者的反應。他很快遭貝賈亞當局驅逐,他於是向南抵達梅拉拉(Mellala),在當地收穫了最早的追隨者和信眾,其中包括巴希爾(al-Bashir)、阿卜杜勒·慕敏、穆罕默德·拜扎格等。

巴希爾成為他的軍師,拜扎格寫就穆瓦希德運動編年史,阿卜杜勒·慕敏後來成為他的繼承者。1120年,伊本·圖馬特率信眾進入摩洛哥,在學術中心非斯歇腳。伊本·圖馬特和當地的馬立克派學者辯論,最終被驅逐。他隨後向南抵達穆拉比特王朝的都城馬拉喀什,據稱他在一座清真寺遇到了君主阿里·本·優素福本人。當有人提醒他阿里就在附近時,他的回答頗為著名:「埃米爾在哪裡?我在這隻看到一群女人!」,是在諷刺其統治階級蒙面,而在教義傳統上只有女性才配戴面紗。

伊本·圖馬特和埃米爾及馬立克派學者的辯論尤其體現其宗教主張。馬立克派學者指責他煽動叛亂,伊本·圖馬特辯護稱他只是個倡導改革的學者。他警告阿里不要聽憑法學家的「教義創新」,忽略聖訓聖行。馬立克派學者隨後稱他們自己也致力於純化當地信仰,同樣重視聖訓。伊本·圖馬特則批評道,穆拉比特王朝的純化思想被蒙昧主義蒙蔽,以當地人不合教義的陋習作論據支撐。馬立克派學者則辯駁稱至少在教義上雙方沒有分歧,伊本·圖馬特便開始宣揚其認主獨一的信仰。最終,馬立克派學者仍然指控伊本·圖馬特是危險的褻瀆者,很可能是哈瓦利吉派的異端,建議埃米爾處決或囚禁他。埃米爾僅實行鞭刑後便逐他出城。

伊本·圖馬特隨後向南前往阿格馬特。他仍然在沿途延續其傳教習慣,指責當地人的着裝和行為,砸爛他見到的所有酒品,和當地人進行辯論等,阿格馬特的烏理瑪於是向埃米爾抱怨。埃米爾派人逮捕他,在關鍵時刻,一位馬斯穆達酋長奧馬爾·欣塔塔(Omar Hintata)挺身而出,協助他逃出城外。伊本·圖馬特之後流亡到蘇斯河谷的故鄉避難。

伊吉利茲山洞

1120年年底,伊本·圖馬特抵達其故鄉伊吉利茲避難(確切位置不詳)。他立刻前往附近的山洞避難,有意模仿穆罕默德光明山接受啟示的事跡。當地人聽聞其事跡,相信其是落難的聖人,他便趁機用柏柏爾語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講述其教義。

很多史料都記載他擁有出眾的口才和高超的演講本領。1121年齋月末尾,伊本·圖馬特在一次講演中講述了他的傳教故事,隨後徑直自稱為救世主馬赫迪。這等同於向穆拉比特當局宣戰,因為反抗馬赫迪無異於反抗安拉,屬於叛教。1122年,他接受欣塔塔部落酋長邀請,離開山洞前往高阿特拉斯山區。他藏身的山洞在後世成為了頗受歡迎的朝聖地。

反叛

1122年,伊本·圖馬特在丁梅爾建造里巴特堡壘,號召信眾抵抗穆拉比特王朝的統治。馬斯穆達的六支部落加入其麾下。隨後的八年裡,伊本·圖馬特的抗爭主要是在阿特拉斯山區的游擊戰,破壞當地稅收,阻斷馬拉喀什以南的山路和關口,從而隔斷蘇斯河谷地帶和馬拉喀什的聯繫。

他們還威脅着馬拉喀什通向德拉河河谷的關隘,因為這裡是跨撒哈拉商隊的必由之路,倘若這裡被阻斷,馬拉喀什和商路的門戶西吉爾馬薩之間的聯繫就會遭到阻礙,馬拉喀什人就收不到西非的黃金。伊本·圖馬特在關口布防,令穆拉比特王朝難以應付。為此,當局決定在關口建造要塞,並且向東尋找替代線路。

伊本·圖馬特的軍師巴希爾以鐵腕手段治軍,在1129年至1130年展開大規模的處決運動,後世以恐怖統治形容。

布海拉戰役的慘敗

1130年初,伊本·圖馬特決定率眾出擊,向低地的穆拉比特軍隊進攻,遭到慘重失敗。他們最初向阿格馬特進軍,很快擊敗了當地的穆拉比特軍隊,隨後追擊逃兵,一路追到了馬拉喀什。他們在馬拉喀什周邊設立攻城營地,埃米爾阿里徵召援軍應戰。在圍攻持續40天後的1130年5月(一說4月[6]),穆拉比特軍隊決定出擊,打響布海拉戰役(布海拉,al-Buhayra,是馬拉喀什東部的園林名)。伊本·圖馬特的軍隊損失慘重,僅哈爾加部落就有12,000人喪生。巴希爾和多名將領也在戰場殞命[7]。其餘部趁暴雨逃向山區。

有說法稱伊本·圖馬特率眾在當晚返回戰場,命令一部分信眾將自己掩埋在泥土下,僅用吸管呼吸。他隨後在眾人面前主動詢問屍體是否在聖戰之後享受天堂般的幸福,埋在地下的生還者給予回應,以此提振倖存者的士氣。為掩蓋破綻,伊本·圖馬特事後將泥土下的信眾的吸管掩埋,令其窒息而死。

伊本·圖馬特在1130年8月離世,即布海拉戰役結束後不久。

後繼者

穆瓦希德運動並未因布海拉戰役的慘敗而迅速瓦解,足以證明伊本·圖馬特在丁梅爾早已打下堅實的反叛基礎。伊本·圖馬特將其信眾劃分為14個階層,伊本·圖馬特的家族成員(Ahl ad-Dar)和最初信眾組成的「十人會議」處在最頂層,「十人會議」包括最早在哈賈亞追隨伊本·圖馬特的伊夫起亞人[8],其中就有阿卜杜勒·慕敏等元老骨幹;其下一層是馬斯穆達部落民以及其骨幹組成的「五十人會議」。伊本·圖馬特將軍隊依照部落分開,各支部隊內部也有嚴格清晰的等級劃分。十人會議中的五人都在布海拉戰役陣亡,另有兩人在之後不久離世。餘下的三名成員是阿卜杜勒·慕敏、奧馬爾·欣塔塔(Omar Hintata)和伊斯梅爾·哈茲拉吉(Ismail al-Hazraji)。

伊本·圖馬特的隨行記錄者拜扎格記載,伊本·圖馬特在貝賈亞就認定阿卜杜勒·慕敏為繼承者,但在伊本·圖馬特逝世後,曾爆發激烈的權力鬥爭。阿卜杜勒·慕敏自稱是馬赫迪的繼任者,號稱哈里發,確切時間點不詳。和慕敏爭奪權力者有同屬十人會議的伊本·馬勒維亞(Ibn Malwiya),伊本·圖馬特的兄弟親族以及部分馬斯穆達部落。阿卜杜勒·慕敏是澤納塔柏柏爾人,和作為多數群體的馬斯穆達部有很大差異,這雖然符合伊本·圖馬特拋棄多數部落認同的制衡思想,但在伊本·圖馬特離世後仍有兩支靠東端的部落宣布退出。

伊本·赫勒敦聲稱慕敏隱瞞伊本·圖馬特的死訊長達兩年,以爭取和奧馬爾·欣塔塔酋長的女兒成婚,從而消弭其潛在對手的威脅,但後世並不認同這一說法。阿卜杜勒·慕敏在1132年處決了其中一位對手伊本·馬勒維亞,伊本·圖馬特家族也不久後淡出爭奪。阿卜杜勒·慕敏的家族取而代之,成為穆瓦希德王朝的主體。

參考文獻

  1. Ibn Khaldun, Abderahman. تاريخ ابن خلدون: ديوان المبتدأ و الخبر في تاريخ العرب و البربر و من عاصرهم من ذوي الشأن الأكبر 6. دار الفكر‎[[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ar的條目]]. 1377: 305. 
  2. Kennedy, Hugh. Muslim Spain and Portugal: A Political History of Al-Andalus. Routledge. 2014: 197 [2021-02-13]. ISBN 978131787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英語). 
  3. Ibn al-Zayyat al-Tadili; Ahmed Toufiq. at-Tashawof. 1997 [1220]. 
  4. Encyclopaedia of the Orient - Ibn Tumart. [2021-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3). 
  5. Cornell, Vincent J. "Understanding is the mother of ability: Responsibility and action in the Doctrine of Ibn Tūmart." Studia Islamica (1987): 71-103.
  6. Messier (2010: p. 151)
  7. Encyclopedia of Islam, p.592 Template:Wayback
  8. Fromherz, Allen J. The Almohads: The Rise of an Islamic Empire. I.B.Tauris. 2012: 123–124. ISBN 9781780764054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