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哈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伊斯哈格(Ishaq) 《古蘭經》中記載的古代先知之一。一譯"易司哈格"。阿拉伯語音譯。《舊約全書》稱"以撒"(Isaac),先知易卜拉欣(Ibrahim) 之次子,伊斯瑪儀(الإسماعيلي)之弟。
中文名稱:伊斯哈格
外文名稱:(Ishaq
別名:易司哈格
代表作品:《古蘭經》
歷史記載
《古蘭經》中列舉眾先知事跡時曾多次提到他的名字,說他是先知(19:49),曾受啟示(4:163),被降福(37:113),受引導(6:84)。還特別指出他的父親易卜拉欣和他及其子葉爾孤白一家"都是有能力、有眼光的",安拉"使他們成為真誠的人,因為他們有一種純潔的德性--常念後世",說明他們"確是特選的,確是純善的"(38,45~47)。有人認為伊斯哈格即《舊約全書·創世紀》中提到的以撒,穆斯林經注學家認為不宜將二者完全等同。
共同始祖
古代先知易卜拉欣及其子伊斯瑪儀、伊斯哈格(基督教翻譯為依施馬爾、依撒格,被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尊奉為共同始祖。易卜拉欣及其家屬在麥加的活動亦被視為神聖。今朝覲中的許多禮儀,如在賽法與麥爾臥兩山之間奔走、在米那射石打魔鬼"伊卜利斯"(《聖經》中的撒旦)和宰牲等,均具有仿效祖先以示紀念的含義。伊斯蘭教產生之前在阿拉伯半島上出現的哈尼夫運動。
父親易卜拉欣
《古蘭經》關於易卜拉欣的記載極為詳細,主要內容有:
據說易卜拉欣曾經因為饑荒到埃及避難,由於害怕妻子的美貌會引起別人的覬覦,所以稱自己的妻子為自己的妹妹,其實確實也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後來法老真的想要娶撒來,於是耶和華降災給法老及其家庭,亞伯拉罕於是帶着眾人離開埃及。[1]
《古蘭經》明確指出,伊斯蘭教源於"易卜拉欣的宗教":"你應當遵守信奉正教的易卜拉欣的宗教,他不是以物配主的"(16:123),"你們應當遵循你們的祖先易卜拉欣的宗教,以前真主稱你們為穆斯林,在這部經典里他也稱你們為穆斯林"(22:78)。故易卜拉欣享有"聖祖"之稱。
記述易卜拉欣同多神教勢力堅決鬥爭的事跡。他勸告族人及其父阿宰爾拋棄偶像崇拜,歸信獨一萬能的安拉,遭到拒絕和驅逐(19:41~48,26:69~88)。他因親手搗毀本族人供奉的所有偶像,並戲稱系其中最大的一尊偶像(故意保留未予砸毀)所為,而被族人投入烈火中,為安拉所救,安然脫險逃走(21:51~70,37:83~99)。他還向古巴比倫王奈姆魯德(《舊約全書》稱"寧錄")傳教,並與之激烈爭辯(2:258)。
指出易卜拉欣及其子伊斯瑪儀系麥加天房的奠基人。《古蘭》稱安拉"為世人而創設的最古的清真寺"即是麥加天房,其地址系由安拉為易卜拉欣所指定,說安拉曾命易卜拉欣向眾人"宣告朝覲",並令其父子為朝覲者清掃天房,令穆斯林"當以易卜拉欣的立足地為禮拜處"(3:96、97,2:125~131,22,26~28)。經文中提到的"立足地",在天房門對面不遠處,系一塊巨石,上面有一足印,穆斯林認為即是易卜拉欣當年留下的痕跡,迄今為朝覲者所景仰。
概述易卜拉欣奉主命決心宰殺愛子伊斯瑪儀,後又以羊代替的過程(37:99~110)。伊斯蘭教宰牲節即源於此。易卜拉欣亦因其對安拉的無限忠誠而享有"安拉的至交"(Khalilullah,哈利盧拉)之美稱(4:125)。
此外,部分經文還記述了易卜拉欣獨受安拉恩賜,晚年喜生次子伊斯哈格等內容。
參考來源
- ↑ 先知亞伯拉罕99歲高齡才有第一個孩子嗎?,國學大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