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民的藝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人民的藝術》內容簡介:大型人文紀錄片《人民的藝術》從社會史學觀高度關照解讀,不僅蘊含北京人藝60年春秋,更是融入人藝精神、人藝與人民、時代、國家之間的關聯。本着「陌生化」的要求,挖掘從未展出的資料、軼事等,讓觀眾看到的是一個更豐滿的人藝。本片大膽探索以戲劇元素、戲劇場景創新電視紀錄片表現手法,將意象化元素融入時代大主題,展現人藝「戲比天大」的人文品格。

中國紀錄片的歷史是從西方國家的攝影師來中國拍新聞片開始的。19世紀末,外國攝影師拍攝了義和團八國聯軍,同時又拍攝了紀錄當時中國社會生活風貌的影片。以後在20世紀初拍攝了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大出喪等新聞片 [1]。1911年辛亥革命時期,除日本攝影師拍攝了《辛亥鱗爪錄》外,中國攝影師朱連奎等也拍攝了反映武昌起義的《武漢戰爭》,稍後一些,又拍攝了反映二次革命的《上海戰爭》。1918年前後,商務印書館拍攝了一些以時事和風景為內容的紀錄短片:《歐戰祝勝遊行》、《第五次遠東運動會》以及《南京名勝》、《西湖風景》等 [2]

分集劇情

《人民的藝術》20120615第五集傳承時光如流

本期節目的主要內容:1992年7月16日的傍晚,北京王府井大街北端出現了少有的擁堵,原因來自不遠處的這座首都劇場。這一天,是話劇《茶館》第374場演出,當時很多觀眾都在傳遞這樣一個消息,這是原班人馬最後一次登台。

《人民的藝術》20120616第六集信號守望行走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人們總是把一列行進中的火車,作為穿行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象徵,火車作為進入這一集的線索,除去象徵意義外,它本身就是當代小劇場戲劇的起點,它始發於從北京開出的一節守車上,時間是1982年。1982年的春天,北京街頭人們的衣着,仍是以藍、灰色的棉布中山裝為主,多數家庭有了黑白電視,可以收看兩個頻道的中央台的電視節目,中國足球迷們第一次通過電視看到了世界盃。

《人民的藝術》20120620第十集劇場相望之夢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在時間的敘事裡,北京人藝六十年了。幾十年來,首都劇場一直安然地矗立在那兒,似乎濃縮了時間和空間,似乎沒有什麼比這座劇場更能驗證中國話劇所經歷的變遷。能擁有這樣一方屬於自己的舞台是新中國第一代話劇人最初的夢想。六十年了,首都劇場不老,那是因為生活、關注給予了這座劇場不可磨滅的青春與快慰。

視頻

人民的藝術 相關視頻

人民的藝術 第一集 啟幕
央視紀錄片《人民的藝術》 第二集 《傳承》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