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與生物圈計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人與生物圈計劃》,簡稱MAB,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政府間科學計劃之一,即以國家為基礎的目的在於研究、培訓、示範和情報傳播的國際計劃。197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6屆大會2 ·313號決議通過,1971年人與生物圈計劃第1屆國際協調理事會具體制定。已翻譯成英、法、西班牙、中、俄等文字,在各個理事國和參加國內實施。本計劃的協調管理機構是由30個理事國組成的國際協調理事會。國際科學聯合會 (ICSU)和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是該理事會的諮詢機構。理事會閉會期間,由主席1人,副主席4人,報告員1人組成執行局,決定人與生物圈計劃的重大問題。人與生物圈計劃秘書處,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生態科學處內,負責人與生物圈計劃的日常工作。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計劃是個鬆散的政府間科學計劃。由於其多學科特點,常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水文計劃(IHP)、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IOC)、國際地質對比計劃 (IGCP)和海岸帶計劃 (COMAR)的活動相互聯繫,同時與社會科學及人類科學部門、與教科文組織和環境規劃署的教育部門和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部門進行合作。在人與生物圈計劃內部,其活動首先由各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在國內進行協調,通過對比研究,綜合試點項目,組織培訓活動以及建立生物圈保護區為國際人與生物圈計劃作出貢獻。在一個國家內,這些不同方面形成了國家的人與生物圈活動網。同一地理位置或氣候相同的國家聯合起來形成地區性網,在全球範圍內各國的活動共同形成了一個國際性網絡。本計劃共有14項內容: 1. 日益增長的人類活動對熱帶、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2.不同的土地利用和管理實踐對溫帶和地中海森林景觀的生態影響;3.人類活動和土地利用實踐對放牧場、稀樹草原和草地 (從溫帶到乾旱地區)的影響; 4. 人類活動對乾旱、半乾旱地帶生態系統的動態影響,特別注意灌溉的效果;5.人類活動對湖泊、沼澤、河流、三角洲、河口、海灣和海岸地帶的價值和資源的生態影響; 6.人類活動對山地和凍原生態系統的影響; 7.島嶼生態系統的生態和合理利用;8. 自然區域及其所包含的遺傳物質的保護;9.病蟲害管理和肥料的使用對陸生和水生生態系統的生態評價; 10. 主要工程建設對人及其環境的影響;11.以能源利用為重點的城市系統的生態問題;12.環境變化和人口數量的適應性; 13.環境質量的認識;14. 環境污染及其對生物圈的影響。

本計劃的4個新的研究方向為: 1.在人類不同程度影響下的生態系統功能; 2.在人類影響下資源的管理與恢復; 3. 人類的投入與資源的利用; 4. 人類對環境壓力的反應。本計劃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結合,基礎研究同應用研究的結合,科學技術人員、業務管理人員和政策決策者的結合,對生物圈及其不同區域的結構、功能進行研究,預測人類活動所引起的生物圈及其資源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對人類本身的影響。為合理利用、保護生物圈資源,保護遺傳基因的多樣性,為改善人類同環境的關係做出貢獻,這一關係到人類未來的計劃,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已有100多個國家參加了該計劃,研究課題達1 000多個,有近萬名科學技術人員參加了研究工作。生物圈保護區已近300個,形成了一個全球性的保護區網。通過國際各國的共同努力,國際人與生物圈計劃將會對人類的現在和未來做出積極的貢獻。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1]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收書以專著為主,少數是全集、選集,以及在科學上有開創性的論文[2],公認的有很高價值的單篇文學作品。以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為主要對象。

視頻

人與生物圈計劃 相關視頻

《人與生物圈計劃在中國》開播,總導演講述艱辛的幕後故事
踐行保護命運共同體責任!「人與生物圈計劃在中國」專題片正式啟動

參考文獻

  1. 文獻的概念,豆丁網,2008-11-13
  2. 著作與論文的優勢對比,新浪博客,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