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亨克He 219 夜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亨克He 219 夜梟(貓頭鷹)是一款服役於二戰末期納粹德國空軍夜間戰鬥機。He 219具相對複雜與創新的設計,包括安裝先進的攔截型雷達。它是全世界第一款安裝彈射座椅的軍機,更是德軍在二戰期間第一款投入應用的前三點式起落架的軍機。如果He 219有足夠的數量可供作戰,可以有效打擊英國皇家空軍的夜間戰略轟炸機;但由於生產數量到終戰之前只達294架故只有有限的影響[1]

設計與發展

He 219的開發與生產是一段漫長而曲折的過程,緣由於德國空軍夜戰司令尤瑟夫·康夫伯(Josef Kammhuber)將軍、開發商恩斯特·亨克(Ernst Heinkel)與負責生產的帝國航空部艾爾哈德·米爾希之間的政治鬥爭,這款固定翼飛機由於生產昂貴與結構複雜等問題;使它的生產數量頗為緩慢。

當航太工程師羅伯特·路薩(Robert Lusser)從梅塞施密特轉任回亨克之後,便着手設計一款代號為P.1055計劃的高速轟炸機。具有先進的氣密型駕駛艙,2具彈射座椅(這是第一款計劃在軍機上使用的設計),三點式起落架(為了讓機鼻輪可以適應前段狹小的機身,故用回縮九十度的方式予以收入機身內)與Me 210頗為類似的遙控型機槍塔武裝系統。發動機則採用兩具DB 610並聯式發動機;每一具引擎可產生(2,200 kW/2,950 hp)推力,可產生出完美的性能與將近750 km/h(470 mph)的極速,飛航距離可達4,000 km(2,500 mi)並可攜帶2,000 kg(4,410 lb)航空炸彈

在1940年8月,帝國航空部以計劃過於複雜與風險過高等理由予以駁回。羅伯特·路薩立即在性能與風險中取得平衡,並提出4種不同翼展與發動機戰機計劃。同一時間內,路薩也提出P.1056專屬於夜戰機的版本並可以在機身與機翼上面安裝4挺20 mm機炮。帝國航空部在1941年將開發計劃全部給予駁回。恩斯特·亨克惱怒之於隨即解除路薩的職務。

在提出P.1055設計計劃的時候,夜戰司令康夫伯將軍為迅速成長的夜戰機部隊決定尋找一款專屬飛機。亨克迅速針對P.1055進行重新設計並提出P.1060設計計劃。雖然兩者設計頗為相同,但是後者除了縮小部分機身外更採用更小更簡單的DB 603V12液冷式發動機,並且採用類似Ju 88A型相同設計的環狀散熱器但在外觀上面更加流線型化。但這型發動機在高海拔的情況下性能還是未知,同時設計時發現到短翼有問題,但是戴姆勒隨即提供新款G型發動機來解決這個問題。亨克確信自己手上擁有一款王牌計劃並於1942年送交帝國航空部受審甚至自己掏腰包生產第一架原型機。然而帝國航空部還是再一次的駁回He 219開發案。

在1942年2月原形機開始進行組裝但到3月份就遇到嚴重的挫敗,然而當戴姆勒告知DB 603G發動機無法在此時完成。故改為採用603A發動機與全新轉速齒輪螺旋槳作為替代並命名為603C發動機。即使如此原形機到8月底都沒有辦法起飛,直到1942年11月6日康夫伯將軍於19日看到該原形機時留下深刻的印象,他隨即駁回米爾希部長的禁令並下令該機進入生產線,這無疑激怒了米爾希部長。

該機不穩定性的問題開始被人注意,恩斯特·亨克為了戰勝這些問題隨即提出獎金以激勵那些可以解決問題的工程師。並針對武裝系統進行修改: 並在機身後上方的安裝可朝後方開的機槍,就位於機翼後緣的後方位置—由於無太大用途故被移除。並在向前開火的機翼根部與機腹區域分別加裝2挺20 mm機炮與4挺機槍。A-0的特徵在於駕駛艙的前半部安裝防彈擋板,可以將儀錶板與擋風玻璃全部包覆在內,可以為飛行員提供臨時的保護能力並預留空間來加裝火力瞄準器。它指示原型機的生產作業如He 219 A-0以取得重大的進展;同時在1943年6月將V7,V8與V9則轉交給測試單位[2]

視頻

亨克He 219 夜梟 相關視頻

TAMIYA飛機模型,二戰德軍HE-219夜梟戰鬥機模型製作
TAMIYA飛機模型,二戰德軍HE-219夜梟戰鬥機模型起落架的改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