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雲南高黎貢山綜合科學研究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雲南高黎貢山綜合科學研究》,周杰 等 著,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目錄

內容簡介

《雲南高黎貢山綜合科學研究》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雲南高黎貢山綜合科學考察成果。《雲南高黎貢山綜合科學研究》共分8章,包括概述、自然地理[1]環境、地質地貌、植物多樣性與植被、陸生脊椎動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歷史與民族文化。其中,植物部分附有高黎貢山維管植物名錄和珍稀瀕危特有植物名錄,動物部分附有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名錄。《雲南高黎貢山綜合科學研究》展示了高黎貢山大量**手基礎調查資料,對全面評價高黎貢山地區的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演變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對開展國家公園和生態文明建設、自然保護區管理和規划具有推動作用和實踐指導意義。

目錄

前言

第1章概述1

1.1地理位置1

1.2自然地理環境2

1.3地質地貌2

1.4植物多樣性3

1.5動物多樣性3

1.6生態系統[2]4

1.7歷史與民族文化5

1.8生態安全5

第2章自然地理環境7

2.1氣候特徵7

2.1.1降水8

2.1.2氣溫13

2.1.3氣流運動與風向15

2.1.4乾旱16

2.2河流水系與水資源16

2.2.1河流水系16

2.2.2水資源與水力資源18

2.3土壤類型與分布19

2.4土地利用類型變化21

2.4.1土地利用類型動態變化21

2.4.2土地利用類型變化的驅動因素23

參考文獻25

第3章地質地貌27

3.1區域地層及岩性28

3.1.1元古界高黎貢山群及岩性特徵29

3.1.2泥盆系及岩性特徵30

3.1.3石炭系及岩性特徵30

3.1.4二疊系及岩性特徵31

3.1.5新近系及岩性特徵32

3.1.6第四系及岩性特徵32

3.2岩漿岩32

3.3地質特色資源34

3.3.1礦產資源34

3.3.2其他資源35

3.4地貌景觀與成因36

3.4.1山地地貌36

3.4.2河流地貌37

3.4.3喀斯特(岩溶)地貌38

3.4.4地質災害地貌38

3.4.5冰川地貌39

3.5區域構造發展史39

3.5.1高黎貢山群的形成與演化39

3.5.2特提斯洋演化與高黎貢山的形成39

參考文獻42

第4章植物多樣性與植被44

4.1植物多樣性概況44

4.2植物區系44

4.2.1石松類和蕨類植物區系分析44

4.2.2種子植物區系分析48

4.3植被68

4.3.1植被類型的分類原則、單位和系統68

4.3.2植被類型簡述76

4.3.3植被的分布規律和特點99

4.4珍稀瀕危植物101

4.4.1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01

4.4.2省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02

4.4.3紅皮書收錄植物102

4.4.4受威脅植物102

4.4.5CITES收錄植物103

4.5特有植物103

4.5.1特有植物的種類和組成103

4.5.2特有植物的經向分布格局108

4.5.3特有植物的緯向分布格局108

4.5.4特有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108

4.6藥用植物109

4.7保護建議117

參考文獻118

附表4-1高黎貢山野生植物資源統計表120

附表4-2高黎貢山珍稀瀕危特有植物名錄120

附錄4-1高黎貢山維管植物名錄152

第5章陸生脊椎動物多樣性522

5.1研究歷史522

5.1.1新中國成立前的考察活動522

5.1.2新中國成立後至新千年考察活動524

5.1.3新千年以來的考察活動和陸生脊椎動物多樣性研究進展525

5.2兩棲動物527

5.2.1研究方法527

5.2.2結果529

5.2.3珍稀瀕危兩棲動物531

5.2.4保護地位和價值531

5.3爬行動物532

5.3.1研究方法532

5.3.2結果533

5.3.3珍稀瀕危爬行動物535

5.3.4保護地位和價值535

5.4鳥類536

5.4.1研究方法536

5.4.2結果538

5.4.3珍稀瀕危鳥類560

5.4.4保護地位和價值563

5.5哺乳類567

5.5.1調查方法567

5.5.2結果568

5.5.3珍稀瀕危哺乳動物585

5.5.4保護地位和價值588

參考文獻590

附錄5-1模式產地來自高黎貢山地區的陸生脊椎動物種、亞種或同物異名597

附錄5-2高黎貢山地區兩棲動物及其區系從屬與保護等級600

附錄5-3高黎貢山地區爬行動物及其區系從屬與保護等級603

附錄5-4高黎貢山地區鳥類及其區系從屬、生境類型與保護等級606

附錄5-5高黎貢山地區哺乳動物及其區系從屬與保護等級638

第6章生態系統647

6.1生態系統本底647

6.2自然生態系統主要類型與分布規律648

6.2.1森林生態系統649

6.2.2灌叢生態系統651

6.2.3草地生態系統652

6.2.4濕地生態系統652

6.2.5結論653

6.3生態系統服務功能653

6.3.1評估的目的和意義653

6.3.2評估方法654

6.3.3評估結果與分析654

6.3.4結論665

參考文獻666

附錄6-1各生態系統類型下每公頃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物質量評估表數據來源667

第7章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668

7.1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方法668

7.1.1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的概念模型668

7.1.2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668

7.2環境變化與資源敏感性評估671

參考文獻674

第8章歷史與民族文化676

8.1歷史沿革676

8.2文化遺存的特色678

8.2.1滇緬古道遺址群678

8.2.2怒江-龍川江古橋群681

8.2.3近代通商口岸——騰衝683

8.2.4騰衝火山群685

8.2.5片馬人民抗英鬥爭遺址688

8.2.6滇西抗日戰爭遺址群689

8.3主要少數民族及其風俗文化694

8.3.1傈僳族694

8.3.2怒族696

8.3.3*龍族698

8.3.4景頗族699

8.3.5白族701

8.3.6普米族702

8.3.7阿昌族703

8.3.8彝族705

8.3.9傣族706

8.3.10德昂族708

8.3.11苗族709

8.3.12藥箭弓弩的歷史與文化710

8.3.13高黎貢山地區和諧共生的民族關係716

參考文獻716

圖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