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答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書目答問》,舉要目錄書。張之洞著。有光緒二年(1876)四川精刻本,光緒五年(1878)貴陽王秉恩校刻本,1931年國學圖書館出版范希曾訂補本《書目答問補正》,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書目答問補正》徐鵬校點本,則是本書較完善的本子。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任四川學政時為初學者作的舉要目錄。共分5卷:卷1經部、卷2史部、卷3子部、卷4集部、卷5叢書。附錄2種:一為《別錄》,包括群書讀本、考訂初學各書、詞章初學各書、童蒙勸學各書及張氏《勸刻書說》。二為《清代著述諸家姓名略》,將清代學人按學科分為14類,一一舉其姓名字號籍貫。本書收錄古今中外要籍2 200餘種,作者認為「讀書不知要領勞而無功,知某書宜讀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因此本書所舉各書一方面是選擇重要的、必須首先讀的書,另一方面又是比較好的版本。所舉各書除書名、卷數、著者、版本之外,往往加以簡單的說明。如子部天文算法類說:「推步須憑實測,地理須憑目驗,此兩家之書皆今勝於古。」這就指出了天文算法及地理之書應以晚近之書為要。又如楊氏海源閣仿宋刻本《蔡中郎集》下說:「通行三本皆遜此本。」馮應榴《蘇詩合注》下說:「蘇詩,宋施元之注最有名,查慎行補註亦善,馮、王、翁三注更詳備。」這就指出了不同版本的優劣或特點。在分類方面,本書於四部之外另立叢書類,適應了圖書發展的新形勢,是一個創見。
本書所收書籍,據作者自己說:「原書為修《四庫》書時所未有者十之三四,《四庫》雖有其書,而校本、注本晚出者十之七八。」可見本書對《四庫全書總目》以後的學術發展作了充分及時的反映。因此這部舉要目錄是清末以來廣泛為學術界重視的文化史入門之書。但本書也有不少缺點,沿陳舊觀念而不收詞曲、小說,某些真正重要的著作沒有收錄進去,版本、作者也有訛誤,所以訂正之作續有問世,近人范希曾《書目答問補正》是最有成就的一種。范希曾(1900—1930),字耒研,江蘇江陰人,1927年就職於南京國學圖書館,任館員,對版本、目錄學有精到的研究。《補正》補入圖書1200餘種,其中稿本140餘種。糾正補充《答問》漏略或訛誤近百處,並在部分書下附加了指示性按語。
因此本書拾漏補缺、訂訛糾謬之功甚巨。但該書仍沒增入詞曲小說及清代禁書,版本著錄方面亦有訛誤,有待進一步訂補。
作者介紹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一字香濤,號壺公、無競居士,洋務派首領,直隸南皮(今屬河北)人,同治二年(1863)進士,授編修。光緒初歷任湖北、四川學政、翰林院侍讀、侍講及內閣學士。光緒七年(1881)授山西巡撫,自光緒十年(1884)起歷任兩廣、兩江、湖廣總督近30年,光緒三十三年(1907)入為軍機大臣、體仁閣大學士,卒諡文襄。主張「舊學為體,新學為用」。還著有《輶軒語》、《勸學篇》、《廣雅堂集》等。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1],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2]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書目答問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論文)百科全書的編纂體制與體例,道客巴巴,2015-07-08
- ↑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