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九月九日賞菊詠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九月九日賞菊詠懷》是中國當代作家郭沫若的詩作。

作品欣賞

茱萸〔1〕新插罷,

歸獨醉余酤。

逸性懷陶隱〔2〕,

狂歌和狗屠〔3〕。

黃花〔4〕荒徑滿,

青眼故人殊〔5〕。

高格自矜賞,

何須蜂蝶諛。

寫作背景

《詩稿》推斷此詩作於1907年。陰曆九月九日重陽節賞菊詠懷,以菊花的高潔自譽。追慕晉代高格之士陶淵明,引戰國任俠悲歌之士荊軻,不拘禮法、不同流俗之晉代名士阮籍為同調。珍視故友情誼,鄙棄阿諛奉承的鑽營之徒,對不學無術的市井小人進行嘲諷。

注釋

〔1〕茱萸,植物名,可入藥。重陽節佩戴茱萸,可以去邪辟惡。《續齊諧記》載:九月九日,各令人作絳囊盛茱萸系臂,登高,飲菊花酒。古代重陽節也有插茱萸風俗。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逸性,超逸豪邁。陶隱,即陶潛,字淵明,晉代大詩人。為人閒靜少言,性嗜酒,愛菊,好讀書,不求甚解。為彭澤令時,郡遣督郵至縣,要他束帶出迎,他說:「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耶!」於是掛冠離去,世稱陶靖節先生。

〔3〕狂歌,放聲歌詠。《史記·刺客列傳》載:荊軻到燕國,常與屠狗之人狗屠、高漸離擊築,和而歌。後荊軻離燕入秦刺殺秦始皇,別於易水,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燕趙慷慨悲歌之士。參見《敝帚集》對聯二十三注〔14〕。

〔4〕黃花,菊花。《淮南子·時則訓》:「菊有黃華」。

〔5〕青眼,原稿作「清眼」,校改。相傳晉代阮籍能為青白眼,見一般俗士,以白眼相對;見意趣相投的嵇康來訪,則以青眼相待。後以青眼謂珍視、器重。殊,即殊遇,特殊的知遇。此句喻不忘舊友故交,銘記知遇之恩。[1]

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本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除郭沫若外,還有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中國現代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 。1914年1月,赴日本留學。1915年,進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1918年,升入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1919年,組織抵日愛國社團夏社;同年,創作詩歌《抱和兒浴博多灣中》《鳳凰涅槃》等。1921年8月,詩集《女神》出版。1923年,完成歷史劇《卓文君》、詩歌戲曲散文集《星空》。1924年,完成歷史劇《王昭君》。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完成論著《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等。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歸國參加抗戰,在上海主辦《救亡日報》。1938年4月,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1941年12月,寫成五幕歷史劇《棠棣之花》。1942年,完成歷史劇《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1943年,完成歷史劇《南冠草》。1944年寫《甲申三百年祭》。1949年10月,任政務院副總理、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10月19日,任中國科學院院長。1953年,當選第二屆中國文聯主席。1958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59年,完成歷史劇《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歷史劇《武則天》;同年,當選第三屆中國文聯主席。1969年,完成論著《李白與杜甫》。1973年,論著《出土文物二三事》出版。1978年,當選第四屆文聯主席;6月1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