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為要尋一個明星(徐志摩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為要尋一個明星》是中國現代作家徐志摩作出的一首抒情詩歌。委婉的講述除了戰爭的殘酷性。註:此「明星」是指天上的星星,而並非現代藝人。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為要尋一個明星

發表時間:1924年12月1日

作者:徐志摩

作品體裁:詩歌

作品原文

我騎着一匹拐腿的瞎馬,

向着黑夜裡加鞭;——

向着黑夜裡加鞭,

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馬!

我沖入這黑綿綿的昏夜,

為要尋一顆明星;——

為要尋一顆明星,

我沖入這黑茫茫的荒野。

累壞了,累壞了我胯下的牲口,

那明星還不出現;——

那明星還不出現,

累壞了,累壞了馬鞍上的身手。

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荒野里倒着一隻牲口,

黑夜裡躺着一具屍首。——

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註:這首詩曾編入《志摩的詩》。原載1924年12月1日《晨報六周年紀念增刊》。

作品賞析

處在掙扎和戰鬥的歷史境況中的現代中國作家,大多數人不是通過營造獨立的藝術世界來與外部現實中的黑暗、庸俗和守舊的生活世界相對抗,而是把社會內容、信息的要求高懸於美學要求之上,總是想把廣闊的生存現實和社會經驗意識納進藝術的內容之中。與這種創作現象相對應的,則是形成了一種只重視內容形態而忽視美感的文學批評。例如茅盾,他在論述徐志摩的詩歌的時候,就很不滿意《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一類輕靈飄逸的抒情詩,認為「圓熟的外形,配着淡到幾乎沒有的內容」,不足取。這種創作和批評潮流的直接後果之一,是影響了純粹藝術品的產生。純粹精美的抒情詩不多,純粹的抒情詩人更少。

但徐志摩算得上是現代比較純粹的抒情詩人,《為要尋一個明星》也是比較純粹的抒情詩之一。所謂比較純粹的抒情詩,瓦雷里認為這類詩的追求是「探索詞與詞之間的關系所產生的效果,或者說得確切一點,探索詞與詞之間的共鳴關系所產生的效果;總之,這是對語言所支配的整個感覺領域的探索。」(《純詩》)就是說,它不是直接地承擔這個生存世界的實在內容,而是探索語言所支配的整個感覺領域;既包容、又超越;最終以一個獨立的藝術與美學的秩序呈現在人們面前。

不是現實世界的摹寫,而是感覺領域的探索;不是粘戀,而是超越;不是理念與說教,而是追求詞與詞關係間產生的情感共鳴和美感;——這就是比較純粹的抒情詩,它的最終評判,是離開地面而飛騰起來。在這個意義上,徐志摩的《為要尋一個明星》算得上是一首比較純粹的詩。在這首詩里,拐腿的瞎馬、騎手、明星、荒野、天空、黑暗,這些具體的意象全不指向實在的生活內容。凡非詩的語言總會在被理解後就消失,被所指事物替代;但在這首詩里,情形恰恰相反,它使讀者對言詞本身保持着持久的興趣,在言詞的經驗之內留連。它讓讀者相信詩人真正鑽進了語言,把握住詞語功能的生長性,到達了通常文字難以達到的境界,——讓讀者感到詞語與心靈之間融洽的應和,讓讀者體會靈魂悲涼而又美麗的掙扎。「為了尋一個明星」,這「明星」意象的隱喻是不確定的。但讀者可以感受到它與尋求者之間的嚴峻關係,黑綿綿的昏夜是對明星的一種嚴絲密縫的遮蔽,而執着的騎手卻尋求它的敞亮,這中間隔着的是黑茫茫的荒野,騎手的胯下卻是匹拐腿的瞎馬。想往和可能之間的緊張關係就這樣構成了。至於這種意象關係中的終極所指,讀者去意會就行了,根據自己的經驗去「填充」就行了:理想,美,信仰或者愛情,甚至現代詩人的自況,等等,均無不可。它可囊括其中任何單個的內容,但任何單個的釋義卻無法囊括,——詩已經從個別經驗里飛騰、超越出來了。這裡是一種詩的抽象,建構成為一種人性經驗的「空筐」,裝得下豐富的人生表象。

然而這是一種詩的抽象,詩的凝聚和詩的創造,不似哲學把經驗提煉為一句警語,而是將感覺和經驗轉化為意象的創造和結構的營建。像詩中的意象非常具體、生動、澄明一樣,詩人組織了一個線條明晰(單純潔淨)的情節來作為詩的悲劇結構:向着黑夜→沖入荒野→無望在荒野→倒斃在荒野。結尾寫得最為出色,它像一幅震撼心靈的油畫:「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荒野里倒着一隻牲口,黑夜裡躺着一具屍首。——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猶如基督受難圖一般,以無聲的安詳表達殉難的壯美。那「天上透出的水晶似的光明」,是對明星尋求者靜穆莊嚴的祭奠,也是徐志摩作為浪漫主義詩人的標誌。可貴的是畫面如此靜穆,水晶似的光明只有天邊的一抹,因而更顯得神聖而又高貴。

情節與純粹的抒情詩通常是矛盾的。情節和事件像走路,要有起點、過程和終點,而情感的抒發卻像是跳舞,目的只是表現情感本身的價值和美,它的姿態、色調、質感和律動。但這首詩處理得很好。這裡的「情節」不僅是根據經驗和情感虛擬的,為情感的展開與運動服務的,而且是內斂式的,像人體的骨骼,完全被血肉所充盈。不僅如此,在演奏這種情感時,詩人採用了一種復沓變奏的曲譜式抒情手段;每段的演奏方式大致相同,從一個意象出發、展開,又逆向回歸這個起點。但每一個回歸都同時是一種加強和新的展開。這樣,就使每一個詞都在「關係場」中得到了可能的功能性敞開,並讓讀者的經驗和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調動。

作者簡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浙江嘉興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詩人,代表作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等。

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1923年成立新月社。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1]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國文壇上曾經活躍一時並有一定影響的作家,他的世界觀是沒有主導思想的,或者說是個超階級的「不含黨派色彩的詩人」。他的思想、創作呈現的面貌,發展的趨勢,都說明他是個布爾喬亞詩人。他的思想的發展變化,他的創作前後期的不同狀況,是和當時社會歷史特點關聯着的。[2]

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亞於詩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閒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3]

人們看待徐志摩及其創作總是把他與新月派連在一起的,認定他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稱他為新月派的「盟主」,這是因為新月派的形成直至消亡,都與他發生着密切的關係,他參與了新月派的整個活動,他的創作體現了新月流派鮮明特徵。從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一個文學流派——新月派,歷時約十年,徐志摩始終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在我國新詩發展史上曾經產生過一定的影響,為新詩的發展進行過種種試驗和探索。他的詩歌有着相當鮮明的獨特風格,有一定的藝術技巧。從新月社的成立及至新月派的形成和它的主要活動(尤其是文學方面的活動),他確實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他對新詩發展曾經起過一定的推動和影響作用。但是,他們過分地追求形式和格律,又走向歧路,尤其是徐志摩到後期思想和創作都發生危機。[4]

作為那個時代的名人,徐志摩做到了一個普通知識分子能做的一切,他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時,也對民族命運有過深刻的思考。他與張幼儀的婚姻是那個時代的不幸,他與林徽因的淡淡情愫令人唏噓,他與陸小曼的婚姻熱烈而深情,卻又坎坷多舛(新華網評)。[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