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頂鶴飛過太陽花(朱相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丹頂鶴飛過太陽花》是中國當代作家朱相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丹頂鶴飛過太陽花
一
那個小鎮叫新站,是古代的一個驛站。為什麼又叫新站呢?那是大慶到大安通了鐵路以後,在這裡建了個火車站,相對於古驛站,人們就管它叫新站了。這個鎮小歸小,但在黑龍江地圖上,還是找得到的。
從這個鎮往東南大約三十公里的地方,同樣有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鎮,叫茂興,地圖上也找得到。茂興這地方有點名氣的是,從長白山一路趕來的松花江,到了這裡,突然拐了個彎兒,掉頭又往東邊去了。這兒地勢低洼,水流本就不暢,誰知從大興安嶺下來的嫩江也來到這彎兒里湊熱鬧,硬往松花江里擠,擠不進去就四處漫溢。所以,這一片地方就有了一大片沼澤地,北到齊齊哈爾,南至吉林松原,西到白城鎮賚,有了許多湖泊,東北人叫「泡子」。最有名的是查干泡和[[月亮]泡,沒有名的小泡子,像珍珠,遍地都是。
正因為這兒低洼,泡子遍地,水草豐茂,這就成全了一種大型水禽——丹頂鶴。不知從哪個時候開始,丹頂鶴看中了這個地方,每到春天來臨,它就從南方來到這兒,築巢產卵,孵育後代。近年來,由於它的數量急劇減少,人們就在這一帶地方建了兩個保護區,這就是新站北邊的扎龍自然保護區,和西邊的莫莫格自然保護區。現在,在這一方天地里,到處都見得到丹頂鶴。正因為有了那些鳥,讓這兒的人們心中就有了許多自豪和驕傲。
二
我的外孫女叫洛洛,在長春的綠地城小區里,幾乎所有的小朋友都知道她。而她的爺爺奶奶,卻還住在黑龍江肇源縣的新站,那個時不時有丹頂鶴飛過的小鎮上。
上世紀八十年代,嫩江發脾氣,洶湧的江水咆哮四溢,把洛洛爺爺奶奶辛勤修建的小平房吞噬得無影無蹤。爺爺奶奶領着洛洛的爸爸和老叔,逃到茂興的親戚家裡,如坐針氈地等待洪水的消退。
中途,洛洛的爺爺駕船回了一趟新站,見洪水裡自家房屋還在,心中驟然生出了許多難以言說的自豪。在這以後的幾十年裡,他是想起來了就要對人說,他們在修建房屋時候,是多麼的重視基礎建設。它真還沒有辜負主人那片苦心,硬是頂住了洪水的狂暴,成了所有倒洪水裡房屋的榜樣。
三
那年, 我女兒的婚禮,也是在新站鎮上舉行的。我當時在上課,脫不開身,沒有去參加她的婚禮。她就寄回婚禮錄製的碟片,我守在影碟機前,反反覆覆看了好多遍。
婚車在那鎮上跑了好久好久,讓人感覺到那不是小鎮,應該是一座小城。我注意到,那小鎮很整潔,街道兩旁花壇里,一種黃燦燦的小花,特別漂亮。
那花,比馬蘭稍大,同向日葵一模一樣,就是一枚縮小版的小葵花。後來到了東北才知道,它叫太陽花,而且還知道,太陽花品種很多,小的如馬蘭,大的則比葵花還大,都黃燦燦耀眼。當你剛把目光從花盤中移向別處,竟會滿世界一片金黃,讓你心中的那些喜悅,長出一雙健壯的夢幻翅膀,同丹頂鶴一起,飛翔在嫩江兩岸。
四
洛洛八個月大的時候,由奶奶帶回新站,同爺爺奶奶住到兩歲半的時候,又才回到長春上幼兒園。
在奶奶家的炕頭角落裡,有一個用蕎麥殼做的小墊子,那就是洛洛的窩。睡覺的時候,洛洛像只小貓或小狗,蜷縮在蕎麥殼墊子上,去做一些她該做的夢。她躺蕎麥殼上,奶奶也放心,炕熱了燙不着她,炕涼了也凍不着她。
我見過洛洛兩歲時候在奶奶院子外面的一張照片,頭上戴頂荷葉邊小白帽,小嘴裡露出兩顆大門牙,臉蛋兒笑成了一朵花。在我的腦海里,那形象,活脫脫就是開在黑土地上的一枚太陽花。
五
那年五一節,我來到了洛洛奶奶家。老天好像不歡迎,從漠河那邊趕來一天冷風,氣溫驟然降到了冰點,車玻璃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霜。洛洛的爺爺去地里抱回一大捆玉米杆,開始燒炕,不一會兒,屋子裡就暖和起來。我感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說法一點不假,任何環境下的人,都有其獨特的生存技能。
這天,洛洛的小姑回來了,她一下子飛過去,偎在小姑懷裡。洛洛那小姑很健美,在大慶師範學院讀書,她想日後放棄教書,去做公務員,好像又沒多大把握。她知道我教了一輩子書,想向我討教一些教書的好處。我也沒辜負她,就以我為例,說了些教書的辛苦,也說了些教書的不一樣的樂趣。
她笑了,洛洛也望她傻笑。我發現,這一大一小兩輩人,不正是這黑土地上一大一小兩朵美麗的太陽花嗎?這時候,小鎮的天空上,正有一群丹頂鶴飛過。[1]
作者簡介
朱相友,四川省儀隴縣第二中學退休教師。喜歡讀書,喜歡寫作,喜歡把自己經歷的故事同他人分享。人生就是一場旅行,願所有人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