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之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丹東之死》,德國歷史劇。格·畢希納作。1835年在美茵河畔法蘭克福出版。1909年收入柏林出版的2卷《全集》第1卷。中譯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出版,傅維慈譯。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丹東之死》為作者代表作,也是生前出版的唯一作品。全劇分4章。於1835年1—2月間花5周時間倉促寫成,時值受警方迫害,寫成後即出逃。按出版商意見,為能獲得檢查當局通過,由卡·古茨柯夫作過100餘處修改。古茨柯夫事後說:「畢希納的」真丹東「難以付印,剩下的僅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後加的副標題《法國恐怖統治的戲劇》也未經作者本人同意。
劇本內容取材法國大革命的史實,敘述法國於1793年建立以羅伯斯庇爾為代表的革命政權後,原是革命元老的丹東依仗對革命有功,脫離人民群眾,沉湎於酒色享受。羅伯斯庇爾在雅各賓俱樂部里與丹東等人展開激烈辯論,強調實行恐怖政策和堅決打擊敵人的必要性,丹東則反對使用激進的民主專政手段,並和德莫林等人進行叛變革命的活動。為此,議會辯論通過了逮捕丹東的決議,交付革命法庭審訊。丹東在法庭竭力申辯自己無罪,並指責雅各賓黨人沒有解決民眾的生活問題,試圖騙取群眾對他的同情。群眾從他脫離人民和享樂腐化的事實中認清了他,站到了羅伯斯庇爾一邊。丹東終於被判叛國罪,在革命廣場上斬首處決。劇本反映法國大革命的局限性,揭示革命意志薄弱者終將遭到人民的唾棄。劇中許多辯論和對話,大多是革命法庭上的發言記錄,具有強烈的真實性。
作者介紹
格·畢希納(Georg Buchner,1813—1837),德國劇作家,小說家。生於達姆斯塔特的戈德勞一醫生家庭。1831年入斯特拉斯堡大學攻讀醫學,受法國大革命思想影響,開始接觸民主運動。1833年入吉森大學攻讀歷史和哲學。次年在吉森建立秘密革命組織《人權協會》,撰寫和印刷《黑森快報》,提出「對茅屋——和平!對宮廷——鬥爭!」的口號,指出貧富懸殊是社會的主要矛盾,飢餓問題要用暴力來解決。1835年因叛徒告密逃去斯特拉斯堡,開始文學創作。1836年移居蘇黎世,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應聘任講師。生前著有歷史劇《丹東之死》,諷刺喜劇《萊翁采和萊娜》、悲劇《沃伊采克》及中篇小說《棱茨》,並譯有法國作家雨果的兩個劇本。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1],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2]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丹東之死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論文)百科全書的編纂體制與體例,道客巴巴,2015-07-08
- ↑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