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免疫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臨床免疫學主要研究免疫系統造成的疾病,或是其他醫療導致的免疫系統產生病變。
書 名臨床免疫學
作 者康熙雄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時間2010年04月
概述
大多數的發生的免疫疾病主要可以分成兩大項。一是免疫系統防衛上的缺陷,在這部分發生缺損,將無法產生適應免疫反應上的疾病(如慢性肉芽腫 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和自體免疫反應(autoimmunity),也就是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的抗原(比方說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或重症性無力症 myasthenia gravis等疾病)。另一個則是因為其他免疫系統發生病變,包括引起各式的過敏反應,例如對於無害分子化合物的產生反應(如氣喘asthma、過敏allergies)或是反應過渡激烈。
艾滋病(AIDS)即是著名的免疫系統疾病,其由HIV病毒所引起。目前了解,艾滋病導因於因HIV病毒感染後,失去 CD4+(CD4陽性)T細胞(輔助T細胞)及巨噬細胞。 臨床免疫學也研究許多方法,來避免許多器官組織移植上所引起的過渡激烈免疫反應。如:避免同種移植allograft或是異種移植xenograft後被免疫系統所排斥、破壞。
免疫系統的組織學
主要的免疫系統包括胸腺、脾臟、骨髓、淋巴管、淋巴節和二次淋巴組織(如扁桃腺或是增殖腺)、皮膚。在免疫系統在組織學的檢查上,主要的器官、胸腺以及脾臟只能在死後解剖上得以了解,但是類似淋巴結或是二次淋巴組織可以在存活的狀態下經由外科手術來得以認識。免疫系統上許多組成分子多半以細胞的形式在身體的各器官、組織中運行。
古典免疫學
古人發現一個人如果得了某種傳染病,可以長期或終身不再得這種病,有的即使再得病,也是比較輕微而不致死亡。人們從中得到啟發,懂得「以毒攻毒」的原理[1],即是在未病之前,先服用或接種這有毒的致病物質,使人體對這些疾病產生特殊的抵抗力,這種思想包含有近代醫學的免疫萌芽了。
在「以毒攻毒」思想指導下,中國也在尋找預防天花的方法。明代郭子章《博集稀痘方》(1557年)、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用(白)水牛虱和粉作餅或燒灰存性和粥飯服下,以預防天花的方法。雖然這種方法尚未得到實際效果,但是,它表明古人在「以毒攻毒」思想下,正在尋找防治天花的方法。經過長期的摸索與多方面的臨床實驗,終於找到了行之有效的牛痘接種法。
參考文獻
- ↑ 以毒攻毒——免疫思想的由來,醫學教育網,200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