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斜角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斜角肌 |
中斜角肌,組織名。隸屬於肩胛背神經。
基本信息
- 中文名:中斜角肌
- 隸屬:肩胛背神經
- 原因:中地易受卡壓
- 定義:解剖觀測結果
組織介紹
在36例成人屍體觀察了肩胛背神經,支配肩胛提肌和前胛提肌的神經以及前,中斜角肌的起始部,認為肩胛背神經和胸長神經上,中地易受卡壓,是引起肩胛背痛的主要因素,造成卡壓的解剖結構主要是中斜角肌的腱性起始部,通過對解剖觀測結果的綜合分析,提出手術治療應注重切除中斜角肌的腱性起始部,並徹底清除受卡壓神經周圍的纖維組織。[1]
易患疾病
在前、中斜角肌和第一肋骨之間,形成三角形間隙,稱斜角肌間隙,內有鎖骨下動脈和臂叢神經通過,故臨床上將麻藥注入此間隙,進行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前斜角肌肥厚或痙攣,可壓迫鎖骨下動脈和臂叢,引起前斜角肌綜合症。
頸每側三塊,按位置排列命名為前、中、後斜角肌,均起自頸椎橫突,纖維斜向外下,分別止於第一、第二肋骨。在前、中斜角肌和第一肋骨之間,形成三角形間隙,稱斜角肌間隙,內有鎖骨下動脈和臂叢神經通過,前斜角肌肥厚或痙攣,可壓迫鎖骨下動脈和臂叢,引起前斜角肌綜合症。斜
角肌損傷的原因:
1.頭頸保持側屈、側傾等某個姿勢時間過長,例如:伏案工作、坐車等,使前斜角肌長時間處於緊張收縮狀態,造成過度疲勞而損傷;
2.長時間提重物,因物體重使頭部向相反方向牽拉,長時間容易造成前斜角肌損傷;
3.瘦高且脖子細長的女性更易發生斜角肌緊張。斜角肌拉伸:同側手放在身後,向對側側屈,後伸頸椎,相同側旋轉,保持30秒。
參考文獻
- ↑ 帶你詳細了解斜角肌」,李明威運動康復, 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