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59式主戰坦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59式主戰坦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 中國59式主戰坦克

國別: 中國

名稱: 59式中型坦克

中國59式主戰坦克,1959年生產出首批59式中型坦克,並完成了生產定型。該坦克的主要性能指標和結構與蘇式T54A中型坦克相同。60年代初,新型裝甲鋼的研製與應用為大批量生產59式中型坦克創造了條件。70年代,根據部隊的反映及坦克技術的發展,逐步開展對59式中型坦克的改進,其間進行了很多試驗型樣車的研製,完成了59-1、59-2和59-2A式中型坦克的發展工作。80年代,59式中型坦克批量生產已經停止,但作為T式坦克的改進和現代化工作仍在繼續。[1]

結構特點

一、總體布置

該坦克由車體和炮塔兩部分組成。

車體由軋制鋼板焊接而成,駕駛艙在車體前方左側,車體中段是戰鬥艙,其上有炮塔,車體後部為動力-傳動艙,發動機橫向布置。

炮塔為鑄造件,車內有4名乘員,駕駛員位於車內左前方,便於向前觀察;車長位於火炮的左後側,炮長位置在車長位置的前下方;裝填手位置在火炮右側。

車內攜帶炮彈34發,右前方炮彈架內有炮彈20發,左側甲板固定有2發,右側甲板固定有4發,炮塔右壁固定有2發,炮塔尾部固定5發,另有1發彈存放在炮尾下方戰鬥艙的底板上。安全門設在駕駛員座椅後方。

二、武器系統

該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100mm線膛炮,身管長5350mm,身管前端有抽氣裝置,反後坐裝置的駐退機和復進機並列布置在火炮上方,火炮可以發射鈍頭穿甲彈和榴彈,最大射速為7發/min。

輔助武器有1挺安裝在炮塔頂部的12.7mm高射機槍,1挺同軸安裝在火炮右側的7.62mm並列機槍和1挺安裝在駕駛員右前方的7.62mm前機槍。

該坦克裝有1959年式100mm坦克炮炮長瞄準鏡。在車長指揮塔門周圍裝有4個觀察鏡;在指揮塔前部裝有1個車長指揮觀察鏡。在炮塔右側裝填手門前裝有1具供裝填手觀察用的潛望鏡,在炮塔左側前邊裝有1具供炮長觀察用的潛望鏡,這2個潛望鏡可以在垂直面上俯仰,也可在水平面上轉動。

該坦克裝有高低向單向火炮穩定器和水平向電驅動裝置,高低向穩定精度為±1密位,穩定瞄準許角度範圍為-3.5°~+16°。車長通過目標指示器超越調炮時水平最大瞄準速度為10°/s,炮長通過操縱台操縱時水平瞄準速度為0.05~10°/s,高低瞄準速度為0.05~4.5°/s。

三、推進系統

該坦克採用V型12缸水冷柴油機,標定功率382kW(520馬力),標定轉速2000r/min,最大扭矩2256±98N·m(230±10kgf·m),最大扭矩時轉速為1200~1300r/min,最低穩定轉速不大於500r/min。平均燃油消耗率不大於238g/kW·h(175g/馬力·h);平均機油消耗率不大於10.9g/kW·h(8g/馬力·h)。冷卻系和潤滑系採用管片式水散熱器和機油散熱器。

該坦克採用固定軸式變速箱,有5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並採用多片乾式離合器、二級行星式轉向機和單對外嚙合直齒輪側減速器。

行動裝置採用扭杆懸掛,每側有5個鋼製負重輪,在左、右側第一和第五負重輪位置上各裝1個液壓減振器。採用單銷式金屬履帶板,每側91塊。

四、防護系統

該坦克採用均質鋼裝甲,車本由軋制鋼板焊接而成,炮塔為鑄造件。車內裝有半自動滅火裝置及手提滅火器2個。車後裝有電點火煙幕筒2個。

型號演變和變型車

在該坦克的基礎上先後發展了59-1式、59-2式和59-2A式中型坦克以及73式中型坦克搶救牽引車。

1.59-1式中型坦克

1979年進行了改進設計,在59式中型坦克上安裝了激光測距儀和自動裝表火控系統、轉向液壓助力系統、熱電偶傳感器的自動滅火裝置、車體屏蔽裙板、偽裝天線、機油失壓報警裝置和便於開啟的安全門等。經過改進的該坦克在火炮首發命中率、防護能力、機動性、降低乘員疲勞程度、使用方便性等方面較59式中型坦克均有較大程度的提高,並為後來老產品的改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已裝備中國部隊。

隨着技術的發展,59式和59-1式中型坦克所安裝的100mm線膛炮可發射鎢頭穿甲彈、破甲彈和榴彈。鎢頭穿甲彈初速為1435m/s,穿甲威力有很大提高。

2.59-2式中型坦克

80年代初,在59式中型坦克上安裝了具有自緊身管的105mm線膛炮、能有效防止二次效應的自動滅火抑爆系統、VRC-8000型電台和VIC-I型車內通話器,保留了59-1式中型坦克上若干成熟的改進項目,這就是新設計和研製的59-2式中型坦克。

105mm線膛炮能在2000m的距離上擊穿150mm/30°的均質鋼裝甲板,大大增強了火炮威力。自動滅火抑爆系統大大提高了坦克的生存力。採用新的通信設備,通信距離也成倍增加。該坦克於1981年設計,1984年設計定型,1982~1985年生產,已裝備中國部隊。

該坦克的105mm線膛炮配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和碎甲彈;彈藥基數為38發;安裝了激光測距儀和自動裝表火控系統;採用了液壓助力轉向操縱裝置和粉末冶金剎車瓦制動帶;車外兩側安裝了裙板。

經過改進的59-1、59-2式中型坦克均能安裝掛膠履帶板,改善了坦克在公路上的行駛能力。

3.59-2A式中型坦克

1984年底中國第一拖拉機製造廠等單位開始研製59-2A式中型坦克。1985年10月制出1輛初樣車,安裝了帶有輕型熱護套的105mm火炮、雙向自動裝表簡易火控系統、車首掛裝複合裝甲、自動滅火抑爆裝置和自動滅火裝置,同時採用熱煙幕和煙幕彈發射器、液壓助力操縱裝置以及工程作業裝置等。試驗表明,該坦克的火力及機動性較59式坦克有了明顯提高,防護力、機動性和使用性能也有較大提高,工作可靠性好,對原59式坦克的工藝繼承性強、成本低。

4.73式中型坦克搶救車

該搶救車是59式中型坦克的變型車,由59式中型坦克去掉炮塔後在底盤上安裝絞盤、手搖式吊架和駐鋤等裝置設計而成,用於對戰鬥損傷、淤陷以及其它失去自救能力的裝甲車輛實施搶救。對失去自行能力的車輛能實施剛性牽引;對淤陷或墜岩的車輛利用絞盤施行拖救,拖救時將駐鋤插入地表以防履帶滑移。該車和其他工程車輛相配合可完成戰地換件修理等技術保障任務,車上備有可拆卸的手搖式吊架,起吊重量可達1000kg,可以用於更換發動機及其他部件。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