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革命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革命博物館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中國國家博物館

地理位置: 中國北京

占地面積: 70000 m²

類別: 綜合性博物館

投用時間: 1926年10月

中國國家博物館(英文:National Museum of China),簡稱國博,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東長安街南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 是代表國家收藏、研究、展示、闡釋能夠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代表性物證的最高機構,是國家最高歷史文化藝術殿堂和文化客廳。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前身可追溯至民國元年(1912年)成立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2003年,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合併組建成為中國國家博物館;2011年3月新館建成開放。新館建築保留了原有老建筑西、北、南建築立面,總用地面積7萬平方米,建築高度42.5米,地上5層,地下2層,展廳48個,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有藏品數量140萬餘件,涵蓋古代文物、近現代文物、圖書古籍善本、藝術品等多種門類。其中,古代文物藏品81.5萬件(套),近現代文物藏品34萬件(套),圖書古籍善本24萬餘件(冊),共有一級文物近6000件(套)。[1]

歷史沿革

1912年7月9日,民國政府教育部決定設立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以國子監為館址。

1918年7月,本館遷址到故宮的端門午門

1920年11月,國立歷史博物館正式成立。

1926年10月,正式開館。

1949年10月,改名為國立北京歷史博物館,隸屬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

1950年3月,成立中央革命博物館籌備處。設址在北海團城,不久遷入故宮西華門武英殿。

1958年10月,在天安門廣場東側修建新館,1959年8月工程竣工,成為建國十周年十大建築之一。1959年10月,"中國通史陳列"公開預展。

1960年8月,「北京歷史博物館」更名為「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央革命博物館」更名為「中國革命博物館」。

1969年9月,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合併,稱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

1983年初,分設為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

2003年2月,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兩館基礎上正式組建中國國家博物館。

2007年3月,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正式動工。

2010年12月,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竣工。

2011年3月,中國國家博物館新館開放。

2012年7月9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建館100周年紀念大會在國博劇場舉行[1]。

2018年3月,國博正式告別紙質門票,實行免票參觀,觀眾持身份證即可直接入館。除了身份證,非紙質臨時身份證、老年證、戶口本、戶籍證明、社保卡、中小學生學生證、殘疾證、軍官證、士兵證、護照港澳通行證台胞證駕照等有效證件也都可以作為入館憑證。

2018年12月11日,曾在英國被拍賣的圓明園文物青銅「虎鎣」正式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2019年4月8日,國博新官網也已上線。

2019年4月11日,在國博舉辦的三場活動——「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的功能與使命」全球博物館館長論壇、「殊方共享——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英國大英博物館卷》新書首發式。

職能任務

中國國家博物館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宗旨,把優秀歷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當代中國先進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展示好、發展好,賡續民族血脈、弘揚民族精神,是國家博物館的光榮使命,同時,展示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國家博物館是我國最高歷史文化藝術殿堂。

為適應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需要,國家博物館要建設成為廣大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習歷史文化知識、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接受審美教育與文明薰陶的生動課堂。

國家博物館一定更好地發揮展示中華文化的重要窗口作用、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作用、引領文博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示範作用。

國家博物館是以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國家博物館。基本職能為文物和藝術品收藏、陳列展覽、公共教育、歷史和藝術研究、對外文化交流。

館藏精品

中國國家博物館坐落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東側,這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歷史博物館,館內豐富的收藏和陳列,展現了中華民族祖先開創至今的五千年悠久燦爛的文明史詩。該館文物收藏極為豐富,陳列展出十分精彩,研究宣傳力量也相當雄厚,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課堂。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原中國歷史博物館和原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基礎上組建而成。中國國家博物館於2003年2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直屬文化部。是一座以歷史與藝術為主、系統展示中華民族悠久文化歷史的綜合性博物館。集文物徵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於一身,將系統收藏反映中國古代、近現代、當代歷史的珍貴文物。展出中國最頂級的文物,經常能在歷史教科書中見到。

中國國家博物館基本陳列以中國通史為主,通過舉辦有關歷史、考古、文物等方面的多種專題陳列,以及臨時展覽、常設國際交流展覽和捐贈品展覽等不同形式的展覽,向公眾系統展示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優秀的民族傳統和當代主流文化精神,並全面地展示與宣傳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進程與輝煌文化,介紹世界文明與優秀文化。通過高水平的歷史學、考古學、文物學、博物館學研究,不斷豐富和深化公眾對歷史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推動博物館事業發展。國家博物館還將成為首都中心區供公眾進行高品位的文化享受的重要場所。

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中國收藏本國古代、近代文物資料及研究歷史科學和有關學術問題的機構,館藏文物藏品62萬件,並有一支專業的文物保護、修復隊伍和國際一流的儀器設備。國家博物館的考古研究力量擁有水下考古、田野考古和航空遙感攝影考古的專門機構。館屬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是中國唯一的水下考古專業機構,具備一支專業的水下考古隊伍和先進水平的技術設備,所屬「中國水下考古培訓基地」2003年在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獨立發行刊物:《中國歷史文物》(雙月刊,ISSN1671-5357)。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