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科學院老科技工作者協會過程工程研究所分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科學院老科技工作者協會過程工程研究所分會,簡稱中科院老科協過程工程所分會,成立於2006年,現有會員68人,全部為具有副高職稱以上科研人員[1]及部分處級以上業務管理人員。年齡分布在60~75歲之間。目前過程工程所分會已運行兩屆。

一、過程工程所分會的工作定位

在院老科協和過程工程所黨委的領導下,與過程所的研發工作相結合,與離退休工作相結合。突出過程工程特色,注意發揮老同志特長和經驗,做好四技服務。在自願前提下開展科普講座、科技諮詢、撰寫專家建議、舉辦學術沙龍。與離退辦、黨支部工作相結合,三位一體廣泛開展各種文體活動。

二、過程工程所分會已取得的成績

過程工程所有着厚重的科技成果和積累,有一批知識層面高,具有工程、工藝研究豐富經驗的老專家,他們是國家的寶貴財富。過程所老科協本着「兩個配合,一個服務」的理念,千方百計為老專家服務,採取牽線搭橋,協調關係,「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方式,發揮老專家們的專業特長,為科技成果轉化做貢獻。

1.院地合作,搭建橋樑

邀請院士到地方作報告(參加者有李靜海、張懿、李洪鐘院士)。

推薦專家到企業調研並撰寫調研報告(10人次,10篇)。

成立有院士做顧問的專家小組,關注國家需求,根據需求,撰寫專家建議,並提交政府相關部門。幾年來,已撰寫專家建議70餘篇,有些報告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的回音並好評。

2.開展所內合作,促進科技創新

與所內信息中心、人事處等部門合作,在所刊【動態】開闢『過程工程科學論壇』欄目,為老科技工作者提供一個交流思想、建言獻策的平台。

組建老中青研發團隊,推進建議落實,如『煤發電新途徑』,『氫氧燃燒裂解回收廢塑料』,『全氧豎爐煉磷聯產』,『多級模擬移動床與高溫過程工程』。

參加諮詢團論壇,加強思想庫建設,做主題報告5場,受到重視和好評。

3.利用專業特長,參與科普活動

積極參與院老科協『科普報告團』活動,推薦三位專家在中關村科普論壇上作報告。張懿院士「綠色經濟與綠色過程工程」,李靜海院士「自主創新能力與可持續發展」,許智宏研究員[2]「清潔能源,CO2減排與過程工程」等。許智宏研究員並受到人民日報記者採訪,專訪稿「我們科學界要發出聲音」,發表在人民論壇網。

組織會員聽科普報告,積極參與院老科協每月一次的科普報告,分會採取張貼通知、發郵件、電話通知三種方式,讓會員與時俱進,接受科普教育。

組織會員參加老科協、離退休幹部局舉辦的科普寫作培訓班,參加學員寫出了反響不錯的科普作品,並發表在[大眾科技報]、[知識就是力量]等刊物。

配合中國科協開展的『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活動,撰寫完成《郭慕孫傳》和《陳家墉傳》兩位老院士的學術資料,為《化工學報》、《中國科學報》撰寫了「化學工程學家郭慕孫的『工程情結』」,和「小顆粒成就大事業」等文章。

科普活動走進校園,為青少年普及科普知識,豐富學生的課餘活動,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

4.舉辦學術沙龍,為科技創新提供智慧火花

學術沙龍工作是分會的一項重要工作,分會緊跟科技發展前沿,邀請不同領域專家,發掘新思想、新理念,集思廣益,碰撞科學智慧火花。分會已舉辦學術沙龍5期,產生一定影響。

1) 應對國家治理產能過剩的對策。

2) 廢聚合物變廢為寶的新工藝

3) 調整產業結構從源頭上治理PM2.5污染。

4) 多金屬資源高效清潔利用新技術及進展。

5) 分子工程設計。

10多年來,過程工程所分會在院老科協、所黨委的領導下,結合過程工程特點、優勢及自身情況,與時俱進,不斷進取,使老科技工作者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激發老科技工作者更紮實有效為社會、為過程所發展奉獻智慧和力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