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生物標本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生物標本館即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標本館,創建於1979年,建築面積達2000平方米,新標本樓二層的標本陳列展示廳650 m2,分成兩個功能區:科普廳(東廳)和標本陳列廳(西廳)。標本庫3層總面積1350m2,分為11個儲藏功能區。館藏標本總量為5000多種,20多萬號。

機構簡介

目前是國內收藏標本種類和數量繁多並富有熱帶海洋特色的大型海洋生物標本館。本標本館收藏了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959年建立以來歷年採集以及館際交流和國際友人贈送的標本,門類齊全,涉及到的種類及樣本數有海藻、多孔動物門、 腔腸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苔蘚動物門,棘皮動物,浮遊動物[1]、魚類、原生生物、櫛水母動物、毛顎動物、被囊動物、爬行類、鳥類、哺乳動物等

還有鸚鵡螺、虎斑貝、唐冠螺、海龜、玳瑁、中華白海豚等珍稀、瀕危動物標本和珍貴的南極企鵝標本。每年接待來館查對種類等使用標本的達20多次。標本館既展示浸制、干制、剝製標本實物,也陳列了標本彩色圖片,並且建立了一個大型模擬生態標本櫥窗,製作了三大典型熱帶海洋生態系統和海洋研究過程的大型壁畫和圖文。

科研人員

標本館現有從事海洋生物系統分類和生態研究的科研人員10多名,即具有高水平科研人員也有知名專家學者組成的科學顧問團體, 海洋生物分類學和區系研究是南海海洋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也是在全國較有優勢的學科領域。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學院創新、重點項目,廣東省重大專項,「973」和「863」計劃海洋領域項目,國際和地區合作項目等各級課題多項。

標本館網站建立了海洋生物物種與分布、海洋標本等系列數據庫和海洋生物圖片網頁,可通過標本館網站與館藏標本進行科研與科普教育,參閱者可以直觀和系統了解海洋生物方面的知識。

海洋生物標本館網絡信息系統已基本建成,通過「海洋生物標本館標本管理信息系統」,採用條形碼及分類碼技術對館藏標本實現了數字化管理。目前,已全部的館藏標本進行了數字化整合,分別建立了中國沿海海洋生物信息數據庫、模式標本數據庫、海藻標本數據庫、無脊椎動物標本數據庫、魚類標本數據庫和極地標本數據庫等專業數據庫,並通過網絡向國內外用戶提供共享服務。

南海海洋生物標本館 長期作為華南地區宣傳海洋知識的重要基地。在標本館內建立了科普教育室,應用多媒體技術,通過電視、錄像、幻燈、多媒體演示等,展示了海洋保護動物,赤潮與海洋環境保護、海洋藥物開發、海水養殖狀況等內容,以供科學工作者和愛好者以及廣大青少年訪問查詢,使觀眾增加和熟悉海洋生物知識,認識海洋,保護海洋。目前標本館已被授牌為「全國青少年走進科學世界科技活動示範基地」,「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廣州市科學普及基地」,「廣州市海珠區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標本館過去每年接待公眾訪問上萬人次,以及多批次的領導、院士[2]和專家,獲得社會各界的一致讚譽,社會效益極為顯着。

標本館將一如既往的加強標本的收集、展覽及科學研究工作, 獲得更多的前沿性科研成果,向社會提供全面的高水平的科技諮詢和科普宣傳服務,為普及海洋知識、提高全民的科學素質做出貢獻。

地址

中國科學研究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