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國手風琴愛好者學會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手風琴愛好者學會,經中國音樂家協會批准,中國手風琴愛好者學會最近成立。該學會隸屬表演藝術委員會領導,聘請中國音協副主席孫慎、趙渢、時樂蒙為名譽會長,北京手風琴學會會長姜傑任首屆會長,李未明、王樹生、曾鍵、吳守智,關乃成等任副會長。該學會的宗旨是進一步普及,繁榮我國手風琴事業,推動我國音樂事業。

目錄

主題詞

中國手風琴[1]; 學會; 中國音樂; 表演藝術; 名譽會長; 副主席; 委員會; 事業發展; 宗旨;成立。

期刊

樂府新聲 瀋陽音樂學院學報

相關資訊

讓世界聽到中國的手風琴旋律

由大連市文聯主辦,大連市音樂家協會 [2]、大連市群眾藝術館協辦的中國大連首屆國際手風琴藝術節暨第二屆全國中老年手風琴藝術節於10月16日結束。為期3天的藝術節不僅舉辦了開幕式音樂會,還組織了比賽、展演、研討會、講座等多項活動;不僅請來了國內外多位世界冠軍,世界手風琴聯盟公共關係部主管、環球手風琴網創始人哈里·瓊斯也前來助陣。

手風琴作為器樂家族的輕騎兵,曾因攜帶方便、音色獨特等特點廣受人們喜愛,即使在大眾普遍認為其影響力漸弱的今天,仍有大批手風琴愛好者樂此不疲,而中國的手風琴也正恢復生機,並在國際舞台上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

現場——讓人耳目一新的手風琴音樂會

「手風琴與不同的表現形式結合,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手風琴。」——孫家勝

模特表演、詩朗誦,交響樂團、民族樂團,再加上《玫瑰玫瑰我愛你》、《月亮代表我的心》這樣的流行音樂,所有這些好像都讓人無法將其與一場手風琴專場音樂會聯繫在一起,但在14日舉行的中國大連首屆國際手風琴藝術節暨第二屆全國中老年手風琴藝術節開幕式音樂會上,多元色彩交織呈現。

從大連市唯一一所手風琴特色學校東港第一小學的125名二年級學生演奏的《圓舞曲》到鞍山手風琴中老年代表隊出演的有50台手風琴伴奏的百人合唱;從與北京霍營民族樂團合作的曲目《祖國處處春來早》到國際手風琴冠軍瓦盧讓·沙仕耶夫改編的《牛仔很忙》……整台音樂會中外結合、老少結合、雅俗結合,讓人眼前一亮。

「我們從3月份就開始籌備了,是大連舉辦的第一個手風琴藝術節。」中國音協手風琴學會常務理事、大連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孫家勝說,「大連曾經也是手風琴重鎮,我們希望把這次的藝術節作為復興大連手風琴的一個起點。」

除開幕式音樂會外,藝術節還邀請了來自新疆西安、吉林等8個省市的159人參加展演,並在傅家莊組織了近500人的快閃活動。

動態——

中國是世界上舉辦手風琴活動最多的國家

「音樂的層次、組織的規模和中國禮儀之邦的魅力讓更多的人關注中國,關注中國的手風琴發展。」——哈里·瓊斯

從1988年第一次到中國開始,世界手風琴聯盟公共關係部主管、環球手風琴網創始人哈里·瓊斯就一直關注着中國的手風琴發展。「近10年到15年,中國的手風琴發展得很快,在國際大賽中得獎的選手也多,有些選手可以在世界的舞台上舉辦手風琴音樂會。」哈里·瓊斯說,「不過,世界上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國有那麼多的手風琴愛好者,所以我來到這裡,把這裡的信息放到我的網站上,讓世界了解中國。」

哈里·瓊斯的環球手風琴網是世界手風琴聯盟認可的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手風琴網站之一,用7種語言向全球發布世界各地的手風琴信息。1998年,中國手風琴在線網成立,與環球手風琴網達成合作,為中國的手風琴打開了一扇窗。本次大連手風琴藝術節的內容也將通過環球手風琴網向全球發布。

除了網絡,中國的手風琴也在不斷探索發展之中。2006年,上海之春國際手風琴藝術節提出要走多元化的發展之路;2011年,上海舉辦第64屆世界盃手風琴錦標賽,不僅參賽人數創歷屆之最,世界手風琴聯盟也給出了「中國的世界盃是無法複製的」之評價;2015年作為中國青少年手風琴藝術年,共舉辦了不同規模手風琴音樂會130餘場……

「中國的手風琴既從國際上請進來,又保留了自身的優勢,融合中國傳統文化,有着濃濃的民族氣息。」從專業演員到愛好者,從手風琴教授者到相關的政府官員,中國手風琴界內部的那種合力與相互之間的互動是讓哈里·瓊斯印象最深刻的。

方向——找到手風琴與現代社會的契合點

「讓手風琴回歸它的社會屬性,回到群眾中來。」——李聰

新中國成立後的頭30年,手風琴是群眾文化宣傳的排頭兵。「那時候有群眾音樂的地方就有手風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手風琴聯盟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手風琴學會會長李聰說:「中國現在很多音樂家都是從手風琴起步的。」

世紀80年代初到上世紀末,手風琴進入了高校,學術性提升了,但群眾性被忽略了。考級強調難度,打擊了業餘愛好者。

在推動手風琴復興的過程中,從表演者到教學者到愛好者的分層推進成為了指導性思路。

「現在北京、上海、深圳都做得不得了,咱大連是落在後面了。就說手風琴考級,以前多的那會兒有上千人,可是今年卻只有七八十人。」孫家勝說,「而且現在的家長有誤解,覺得手風琴太重,會對孩子的身體成長不好。事實上,手風琴有不同的型號,輕重不同,對孩子來說並不是負擔。」

東港第一小學作為手風琴特色學校,全校400多名學生都會拉手風琴,手風琴課排進課程表里。除了校本課,每周六還有普惠課,免費讓學生進修手風琴。「手風琴音域廣,表現力強,易於掌握,還便於攜帶,是有利於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最方便的樂器。」有着14年音樂教學經驗的東港第一小學手風琴老師李欣欣說。

「手風琴在幼兒園教學中的作用已經作為課題在進行研究,在湖北,幼兒師範類學校再一次把手風琴列為必修課。」李聰說,「幼兒基礎對於手風琴的認知會讓人們對於手風琴的關注度產生質變。復興手風琴,只喊不行,我們要找到手風琴與現代社會的契合點。」

這次的音樂會,也讓人們看到了大連民眾對手風琴的熱情不減。據孫家勝介紹,市音協接下來要成立兩個手風琴教學基地;舉辦周期性的手風琴系列講座、比賽與音樂節;年底要成立大連音樂家協會手風琴學會,讓人們對於手風琴的熱度持續下去。

正如哈里·瓊斯所說的:「在有更多選擇的當今世界,各種音樂形式走下坡路是正常的,重要的要看是否有人去推動。」

視頻

中國手風琴愛好者學會 相關視頻

手風琴演奏中國民歌主題聯奏曲 純樸的中國風
手風琴獨奏: 中國民歌主題聯奏曲(二)

參考文獻

  1. 我國手風琴發展的流變,搜狐,2020-08-16
  2. 行業協會的作用和職能,搜狐,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