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地質學會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分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地質學會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分會為更好的促進地質公園、地學旅遊創新多元發展,助力地方經濟建設,10月20日,由中國地質學會主辦、中國地質學會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分會國家地質公園網絡中心辦公室承辦的中國地質學會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分會第36屆學術年會暨陝西黎坪國家地質公園建設與旅遊發展研討會在陝西黎坪召開,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幹部職工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全程收聽收看了本次會議。

機構簡介

會議上,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田明中、中國地質科學院國家地質公園網絡中心辦公室主任鄭雲、中國地質博物館副館長劉樹臣等專家學者緊緊圍繞地學旅遊與地質公園發展歷程[1]、地學旅遊高質量發展路徑、後疫情時代旅遊地學如何發揮自然與文化的融合作用、如何推動我國旅遊業的提質升級以及部分地質公園的創建進程和經驗介紹等方面進行了精彩的授課。

相關資訊

訪中國地質學會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分會第六屆委員會主任委員吳珍漢

1985年,中國地質學會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分會成立以來,在致力於旅遊地學研究,推動地質公園建設、促進旅遊經濟發展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和顯着效益。

近日,中國地質學會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分會第六屆委員會成立暨學術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地質科學院副院長吳珍漢當選為主任委員,這標誌着研究分會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在新時代下,研究分會如何適應新形勢,更好地支撐服務自然資源管理和地質公園建設?《中國礦業報》記者專門採訪了中國地質學會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分會第六屆委員會主任委員吳珍漢。

《中國礦業報》:研究分會成立以來,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新時代又將實現怎樣新的作為?

吳珍漢:中國地質學會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分會自1985年成立以來,向國家提出了建立地質公園的政策建議,推動建立了國家地質公園和世界地質公園;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術交流活動,每年組織召開學術年會,目前已累計舉辦33屆,促進了旅遊地學學科發展、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堅持支撐政府管理、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在旅遊地學資源開發利用、地質公園發展、精準扶貧和脫貧攻堅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黨的十九大對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重大決策部署,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作為基本方略,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和建設美麗中國等系列重要論述,為旅遊地學和地質公園發展指明了方向。旅遊地學研究分會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自然資源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地質調查局等相關部門的關懷指導下,在中國地質學會的領導下,充分發揮院士專家顧問的戰略諮詢作用,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主動擔當新時代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發展的新使命,為自然資源管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更加精準的服務

《中國礦業報》:旅遊地學作為一門新的學科,加強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至關重要。研究分會在這方面將如何開展工作?

吳珍漢:一是以地球系統科學為指導,組織專門隊伍開展旅遊地學研究,促進跨學科合作,加大力度推進旅遊地學學科建設;二是支撐服務旅遊地學資源調查評價和合理開發利用,推動綠水青山轉變為金山銀山;三是推動高校旅遊地學專業建設,組織編寫旅遊地學教材,構建旅遊地學學科體系,擴大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規模,加強後備人次培養和儲備;四是修編出版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系列專着和科普讀物,探索創辦旅遊地學期刊。

《中國礦業報》:研究分會將如何更好地支撐和服務地質公園發展?

吳珍漢:一是發揮學科專業優勢,組織開展旅遊地學研究、地質遺蹟調查評價、人員培訓和科普活動,支撐服務地質公園的申報、建設和評估;二是協助編制地質公園發展規劃、旅遊地學科普基地建設評估技術要求和地質遺蹟保護規章制度,支撐服務地質公園管理;三是發揮分會在政府部門和地質公園之間的橋樑紐帶作用,組織開展戰略研究和諮詢服務,積極為地學旅遊資源開發利用建言獻策,推動地質遺蹟保護和地質公園建設。

《中國礦業報》:研究分會如何拓寬服務領域,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吳珍漢:新時代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為研究分會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一是依託旅遊地學資源推動特色小鎮建設,創建一批旅遊地學特色小鎮和地學文化村,帶動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助力地方脫貧攻堅戰;二是加強對各類自然保護地的地質遺蹟調查和旅遊地學研究,提升地質公園在各類自然保護地中的作用和地位,助力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建設;三是發揮分會組織協調作用和學科人才優勢,指導規劃一批旅遊地學精品線路,培育一批旅遊地學研學基地,打造一批旅遊地學商品研發生產基地,推動地學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助力地方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四是加強為旅遊服務,不僅在旅遊資源[2]方面為文化和旅遊部做好服務工作,還要加快推進《全國地學旅遊發展規劃綱要》發布與實施,下大力氣推動地學旅遊更好更快發展

《中國礦業報》:研究分會在學術交流、提升社會影響力方面將有哪些舉措?

吳珍漢:一是堅持每年舉辦「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學術年會」,共商旅遊地學發展,推動地質公園建設;二是發揮地質公園作為地學研究和科普基地的作用,繼續與中央電視台《地理中國》等欄目合作拍攝旅遊地學專題片,組織開展地質公園研學旅遊等地學特色主題活動;三是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組織召開旅遊地學國際研討會,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和世界地質公園年會上積極宣傳我國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發展新成就;四是發揮引領作用,使研究分會成為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行業標準的倡導者、產業聯盟的發起者、產業模式的探索者、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者。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下,面臨新形勢新任務,第六屆研究分會委員會要以更加振奮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和更加有力的對策措施,推進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高質量發展,支撐服務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美麗中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