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學會人類世研究分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地質學會人類世研究分會成立於2021年12月,掛靠單位為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機構簡介
「人類世」概念是本世紀初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Paul Crutzen和湖泊生物學家Eugene Stoermer在意大利地質學家Stoppani十九世紀論述人類活動對環境影響的基礎上提出的。它是人類活動改變地球系統邊界條件的關鍵時段,由人類活動引起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全球性變化在這一時期發生。近年來,地球環境研究所致力於推動人類世氣候和環境變化研究。2019年,地球環境研究所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地質新時代的人類世:時限、特徵與影響。2021年3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國際地球科學計劃」理事會(IGCP)第六次全體會議上,地球環境研究所聯合其它國際研究機構共同申報的國際地球科學計劃項目「人類影響的認識:統一和評估人類世全球證據的地質信息網絡」也正式獲批立項。
交流平台
「中國地質學會人類世研究分會」將打造交流平台,團結相關力量,開展國際合作,推動人類世科學在中國發展,統一和評估人類世的全球證據,構建和發展全球科學家與科技組織間的人類世信息網絡,推進和完善發展中國家在人類世研究領域框架下的合作體系,促進地質學發展[2]與創新,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科技支撐。地球環境研究所作為「中國地質學會人類世研究分會」的掛靠單位,全力支持分會的工作,發揮其在環境變化研究中的優勢,提供一切必要條件,助力人類世研究。
相關資訊
熱烈祝賀「中國地質學會人類世研究分會」 第一屆委員會正式成立
在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的大力推動和支持,以及國內相關單位同行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5月18日,中國地質學會正式批准「中國地質學會人類世研究分會」第一屆委員會組成人員。分會成立大會將擇期召開,為推動我國人類世研究與發展做出貢獻,並在國際人類世領域發揮我國科研團體的積極作用。 「人類世」指的是人類影響地質記錄的時期,是融合了環境、地質、生態、人文等多領域的較新的理論框架。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在一定程度和範圍內已經大大超過了自然變化的影響,如化石燃料的巨量燃燒造成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飆升。在全球暖化、氣候變化、物種滅絕等諸多地球生態危機日益加深的今日,「人類世」的提出給了人類一個警示,也是重新審視當代人類生活方式的新契機。
中國地質學會人類世研究分會成立於2021年12月,掛靠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分會致力於打造交流平台,團結相關力量,開展國際合作,推動人類世科學在中國發展;統一和評估人類世的全球證據,構建和發展全球科學家與科技組織間的人類世信息網絡,並推進和完善發展中國家在人類世研究領域框架下的合作體系;促進地質學發展與創新,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參考文獻
- ↑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 ↑ 地質學的前世今生、分支學科和發展未來,讀完瞬間高大尚 ,搜狐,202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