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農工民主黨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農工民主黨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是以醫藥衛生、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具有政治聯盟特點、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1]的政黨,是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參政黨。

1984年3月28日,農工黨寧夏直屬支部在銀川正式成立,1985年12月25日,農工黨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了農工黨寧夏區第一屆委員會。

發展歷史

1984年3月28日,農工黨寧夏直屬支部在銀川正式成立,組織關係隸屬於農工黨中央,這是農工黨在寧夏建立的第一個組織。直屬支部主任為劉正語,當時共有農工黨員27名。

1985年12月25日,農工黨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了農工黨寧夏區第一屆委員會。從此,農工黨在寧夏就有了省級組織。大會選舉董敬舒為主任委員,劉正語、董平為副主任委員。當時,寧夏共有農工黨黨員76名。

2012年6月,農工黨寧夏區委會第六次代表大會在銀川召開,大會選舉戴秀英為主任委員,邢學寧、王生林、潘多俊為副主任委員,任命張文為秘書長。2014年增補李進為區委會副主任委員,推薦張文為區委會副巡視員,王波為區委會秘書長。

經過六屆委員會的發展,農工黨寧夏區委會從1987年到1992年先後成立了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三個市級組織,2001年成立了區直機關工委,2006年成立了中衛市總支委員會。 截至2015年3月底,全區共有3個市級委員會,一個市級總支,一個區直工委,55個基層組織全區共有黨員879人。

2017年5月24日至25日,農工黨寧夏第七次代表大會在銀川召開,選舉產生了中國農工民主黨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七屆委員會。

主委簡介

農工黨寧夏第七屆委員會

主任委員:戴秀英

副主任委員:王生林、潘多俊、李進、王波

秘書長:楊麗瓊

相關資訊

省級組織換屆丨中國農工民主黨寧夏自治區第八次代表大會閉幕 楊淑麗當選主委

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聽取並審議通過了農工黨寧夏第七屆委員會工作報告,選舉產生了由27名同志組成的農工黨寧夏第八屆委員會、4名出席農工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審議通過了《中國農工民主黨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八次代表大會決議》,宣讀了《農工黨寧夏區委會給榮退副主委、常委、委員的致敬信》。農工黨寧夏第八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選舉楊淑麗為新一屆委員會主委,王波、楊愛琴、徐永豪、陳中偉為副主委,選舉馬科等13位同志為常委,決定了農工黨寧夏第八屆內部監督委員會組成人員,任命吳海鴻為八屆委員會秘書長。

楊淑麗在閉幕講話時強調,新一屆委員會要在農工黨中央和中共寧夏自治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奮進、恪盡職守、開拓創新、擔當盡責,不辜負組織期望和廣大農工黨黨員的信任和重託,廣泛凝心聚力,積極履職盡責,力爭在新的趕考路上交出優異答卷。一是堅定理想信念,夯實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要深入開展「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進新時代」政治交接主題教育,賡續農工黨愛國、革命、奉獻的優良傳統,以優異的履職成果彰顯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團結奮鬥的政治本色。二是紮實履職盡責,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獻計出力。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圍繞廣大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諫諍言、獻良策。三是持續推進自身建設,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水平。全面加強「五大建設」,不斷提高「五種能力」,努力建設政治堅定、組織堅實、履職有力、作風優良、制度健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大會號召,全區各級農工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為指導,在農工黨中央和中共寧夏自治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為加快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共二十大、農工黨十七大和中共寧夏自治區十三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