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人的生活世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中國人的生活世界》,副標題:民俗學的路徑,作者:高丙中,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04-01,ISBN:9787301170977。

北京大學出版社年出版新書約1000種,重印書2700餘種次,出版物已覆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1]和工程技術各領域。現有產品中,大中專教材占35%,學術圖書占45%,一般圖書占20%。在文史哲、法學、經濟管理、學術普及、漢語教學等出版領域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和特色[2]

內容簡介

本書是高丙中民俗學論着的匯編,並附有戶曉輝、劉曉春的延伸性論述。

高丙中在1988年完成的《民間口頭創作新探》藉助普列漢諾夫對社會心理與社會意識形式的區分來認識民間文學與民間口頭創作的關係,提出民間文學只是民間口頭創作的一個特殊部分,由此獲得超出文學範圍的民間文化研究的理論依據。他在1991年完成的《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是熔鑄民俗學150年的思想資料而撰寫的理論民俗學着作。該文首先以「民」和「俗」為焦述了民俗學基本理論的發展邏輯,繼而闡明了以生活和整體為取向的學術思想,然後將民俗學定位為以生活世界為觀照對象的知識生產。該文的立論為此後20年的民俗學經驗研究提供了理論和方法的支持。餘下的其他論文大致都涉及民俗學路徑對於中國人生活世界的研究與關懷。

以文化自覺和自我反思為條件的中國社會科學要以認識中國人的生活世界為己任。民俗學界已有的探索只是一個遲來的開始

編輯推薦

民俗學是研究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文化傳承的社會科學,它在應用上可以說是研究共同體延續的文化政治學。民俗學的學術靈感和社會關懷都來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這是它長期顯得平凡、邊緣的直接原因;但是,在一個政治民主和文化公民身份(cultural citizenship)成為時代主題的社會,它必然屬於主流,必然處在公共領域的中心。

本書是高丙中民俗學論着的匯編,並附有戶曉輝、劉曉春的延伸性論述。

參考文獻

  1.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
  2. 規模現狀,北京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