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期刊)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知網 的圖片

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1984創刊,原刊名《遺傳與疾病》,1992年加入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更名為現刊名,由四川大學承辦。本刊辦刊宗旨是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貫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反映中國醫學遺傳學、人類遺傳學和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技術方法等最新研究成果;以從事醫學遺傳學工作的各科臨床醫生、計劃生育工作者、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有關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

基本內容

《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以從事醫學遺傳學工作的各科醫師,計劃生育工作者、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有關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

辦刊宗旨

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貫徹基礎與臨床結合、理論與實踐並重、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反映我國醫學遺傳學基礎和臨床的重大進展,促進國內外醫學遺傳學學術交流[1]

主要欄目

設有:論著、技術與方法、綜述、臨床遺傳學研究、群體遺傳學研究、講座、調查報告、遺傳諮詢、病例報告、國內外研究動態等欄目。

投稿須知

1.1 該刊採取雙盲審稿,來稿應一式兩份,以保證兩審同時進行。稿紙應在WPS下打印或以1.5倍行距、四號字、字符間空半個字符單面打印文稿,投稿時將文題、姓名、單位(包括郵政編碼、地址等)另寫一頁,正文之前只寫問題,並空出填寫作者姓名的位置,要求字跡清楚。英文摘要幾參考文獻應隔行打印,英文摘要另紙打印。特殊文種、上下角標符號、等應予註明。凡字跡潦草、塗改不清的稿件,恕不受理。修改稿請同時著名聯繫電話、傳真號碼或E-mail備用。

1.2 來稿須附單位推薦信。推薦信應註明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有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項。

1.3 根據《著作權法》並結合該刊具體情況,凡來稿在接到該刊回執後3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者,系仍在審閱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請先與該刊聯繫,切勿一稿兩投。一旦發現一稿兩投,將立即退稿;而一旦發現一稿兩用,該刊將刊登該文系重複發表的聲明,在中華醫學系列雜誌上通報,並在2年內拒絕以該問第一作者為作者的任何來稿。凡投寄已在非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及在學術會議交流過的文稿,以及已用外文發表過的中文稿,不屬一稿兩投,但必須註明。寄作者修改稿3個月不寄還者,即屬自動退稿。該刊修、申、退稿均用平寄,請作者自留原稿,退稿時不退原稿,但原始照片一律退還作者。有關稿件處理事宜均與第一作者聯繫。

1.4 該刊對重大研究成果,將使用「快速通道」在最快時間發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發表的論文[2],作者應提供關於論文創新性的說明和查新報告。經審核同意後一般在受到高見後4個月內出版。

1.5 來稿一經接受刊登,由作者親筆簽署論文專有使用權授權書,專有使用權即歸中華醫學會所有。該刊錄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紙載體、電子期刊、光盤版等其它形式出版,未經中華醫學會同意,該論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轉載他處。

1.6 來稿一律文責自負。按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該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

1.7 來稿須付稿件處理費(1 500字以下20元,1 500字以上40元),第一作者為中華醫學會會員免交(附會員證複印件)。在投寄稿件時郵匯給該刊編輯部,並請在單位介紹信上註明。來稿決定採用後需按通知數額付版面費。刊印彩圖者需另付彩圖印製工本費,版面費和彩圖製作工本費可由作者單位從課題基金、科研經費或其他費用中支付。確有困難者可申請減免。稿件刊登後酌致稿酬,贈當期雜誌2冊,論著類另贈單行本10份。

1.8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號四川大學《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編輯部,郵政編碼:610041。請勿寄給個人。

視頻

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 相關視頻

復旦大學:醫學遺傳學
醫學遺傳學名詞解釋

參考文獻

  1. 未來的學術交流的方式 ,搜狐,2019-02-27
  2. 論文發表需要多久時間? ,搜狐,202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