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世紀歐洲社會經濟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世紀歐洲社會經濟史》,地區史專著。亨利·皮朗著。本書1949年前有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胡伊默譯本,196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由樂文據1936年英譯本轉譯後重新出版。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分7章和一個導論,並附有總分目提要。第1章商業的復興;第2章城市;第3章土地與鄉村階級;第4章至13世紀末期為中心的商業;第5章至13世紀為止的國際貿易;第6章城市經濟與工業管理;第7章14、15世紀的經濟變革。在關於從古代向中世紀過渡和中世紀向近代過渡的問題上提出了與眾不同的獨特理論。1.把古代羅馬社會看作是以地中海為中心的經濟、政治、文化的統一體,認為公元4—5世紀日耳曼人的入侵併未摧毀這一統一體。城市生活依舊保持羅馬習俗,社會仍具世俗性。因此,反對把5世紀日耳曼人的入侵作為古代與中世紀的分野。2.摧毀古代社會的不是日耳曼人而是7—8世紀穆斯林的西侵。由於阿拉伯人的征服,引起地中海海上貿易衰落,舊的「羅曼尼亞」統一體從此分裂為3個各有其獨特文明的帝國——伊斯蘭、拜占廷和加洛林帝國。在西方,由羅馬教皇和加洛林各王結成同盟,這是一個在經濟上實行以農為本的封閉式的自給自足經濟,商業和城市幾乎完全消失的統一體。政治上由於封建諸侯混戰和頻繁的外族入侵而出現不穩定局面。所以,只是到8世紀加洛林王朝時期,歐洲才從古代過渡到中世紀。3.中世紀社會結束在11世紀。理由是,從11世紀初開始,西歐在政治上取得一定的穩定,東西方貿易再度恢復,形成3條貫穿歐洲的國際商路,使歐洲社會由農本走向重商。開始是一些行商小販,後來出現了集結的商隊集團,建立起行會組織。隨着一些行商向坐商轉變,開始出現城市。11世紀末12世紀初,新的商人階級不能容忍封建領主和教會的統治,在一些城市爆發起義,建立公社。另一些城市則是通過非暴力方式取得城市自治權。當國王和領主們發現商人階級是個新財源,於是,城市特許狀便急驟增加,這使中世紀的農本封閉經濟破壞而進入到近代。

本書對中世紀的分期、城市的起源和中世紀商業的作用等問題都按照作者的理論加以抒發,同時書中也提供了較多有價值的經濟史料。不足之處是過分地誇大貿易和商業在歷史上的作用,站在資產階級立場上竭力誇大資產階級(把中世紀商人也列入資產階級)作用的意圖。把以小手工業者和幫工為主的城市平民反抗城市貴族階級和大行會的鬥爭,描寫成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雛型。還抹殺農民群眾在歷史上的作用,把中世紀農民反對封建壓迫和剝削的起義污衊為叛亂。

作者介紹

亨利·皮朗(Henrli Pirenne 1862—1935),比利時佛爾維耶城人。1880年進入列日大學,後又留學柏林大學、萊比錫大學、法國古典學院和高等研究學院。1886—1930年間一直擔任根特大學教授。以研究中世紀社會經濟史享有盛譽。主要著作還有《尼德蘭古代民主》、《弗蘭德斯紡織工業史材料匯編》、《中世紀城市的起源和貿易的復興》、《比利時史》9卷等。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1]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收書以專著為主,少數是全集、選集,以及在科學上有開創性的論文[2],公認的有很高價值的單篇文學作品。以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為主要對象。

視頻

中世紀歐洲社會經濟史 相關視頻

歐洲中世紀是什麼時候?
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經濟實力冠絕歐洲,卻沒有特大城市

參考文獻

  1. 文獻的定義是什麼,有途網,2020-06-19
  2. 專著和學術論文,豆丁網,2017-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