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世紀史》,中世紀史教科書。E.A.科斯敏斯基和С.Д.斯卡斯金主編。蘇聯國家政治書籍出版局1938—1939年初版,後多次再版。第1卷中譯本三聯書店1957年出版,朱慶永等譯。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共2卷。第1卷分成2編。第1編為早期中世紀史(5—11世紀)。基本內容是:西羅馬帝國滅亡和蠻族國家建立;封建土地占有制出現;自由農民的農奴化;農民反對農奴化的鬥爭;封建國家的出現;基督教會的形成和鞏固。指出這一時期的特徵是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下,自然經濟占完全優勢,社會分工微弱發展和城市缺乏。第2編論述了封建制度發展時期(11—15世紀)。基本內容有:生產力發展引起社會分工發展及封建城市出現;農民反封建鬥爭發展並達到激烈程度;城市反對封建主及城市內部的複雜鬥爭;封建君主制度的強化;基督教會的黑暗統治;統一民族形成條件成熟。第2卷敘述了晚期中世紀史(15世紀末—17世紀中葉)。主要內容包括:封建制度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及發展;美洲地理大發現及影響;意大利及西歐各國的文藝復興;歐洲各國的宗教改革運動;德國農民戰爭和三十年戰爭;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準備;各國統一民族形成;自然科學的發展等。作者指出,這個時期的特徵是新的社會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出現和階級鬥爭尖銳。
本書編寫以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為指導,強調生產力發展引起經濟基礎變革,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突出了人民群眾和階級鬥爭在歷史上的作用,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的中世紀史學體系。觀點明確,結構嚴謹,史料充實,書中附大事年表、參考書目及插圖,是一部較好的中世紀史教科書,在蘇聯及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高等院校歷史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者介紹
E.A.科斯敏斯基(Евген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Косминский 1886—1959),蘇聯歷史學家。曾任莫斯科大學教授,1946年成為蘇聯科學院院士。致力於中世紀史和英國史研究。其他著作還有《十三世紀的英國農村》、《十三世紀英國土地制度研究》、《中世紀史學史》等。С.Д.斯卡斯金(Сергей Даниловнч Сказкин1891—1973),蘇聯歷史學家。莫斯科大學教授,1958年當選為蘇聯科學院院士。還著有《中世紀西歐農民史綱要》、《俄德奧同盟的終結》等。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1],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2]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中世紀史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論文)百科全書的編纂體制與體例,道客巴巴,2015-07-08
- ↑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