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兩夾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兩夾弦,也有群眾稱它為「大五音」。是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山東西部以及河南東部及北部,江蘇北部,安徽省北部一帶的地方戲。因為它的伴奏樂器四胡(四弦胡琴)是每兩根弦夾着一股馬尾拉奏,因而其流行地的群眾按照其方言習慣稱它為「兩夾弦、大五音。它與流行在黃河以北的「四股弦」(也稱四根弦、五調弦、五調腔)有密切的血緣關係。

2008年6月7日,山東省定陶縣、安徽省亳州市河南省開封市、滑縣聯合申報的「二夾弦」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簡介

兩夾弦是在魯西南一代流行的曲藝形式「花鼓丁香」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成。「花鼓丁香」主要流行在魯西南地區,因為經常上演《休丁香》(《張郎休妻》)而得名。「花鼓丁香」最晚在清代中葉也就已在菏澤流行,其演唱形式主要是「坐板凳頭」(清唱)或「打地攤」(簡單化妝演唱),只用一面手鑼,一個梆子,一個挎在腰側的凸肚花鼓,沒有絲弦樂器伴奏。常用的曲調有:[贊子]、[序子]、[砍頭撅]、[貨郎調]、[寒韻]、[平調]、[哭迷子]、[過序子]等。經常演出的劇目,除《休丁香》外,還有《站花牆》、《梁祝下山》、《安安送米》、《呂蒙正趕齋》、《小姑賢》、《王定保借當》等數十齣。

兩夾弦的基本唱腔為大板、二板[1]。另外還有三板、北詞、娃娃、山坡羊、捻子、贊子、砍頭橛、栽板、哭迷子等腔調。伴奏樂器,以四胡和柳葉琴為主,輔以二胡板胡三弦橫笛等。打擊樂器與京劇相同。在唱法上,除老生受高調梆子影響用「二本腔」(假聲)外,小生、旦、丑、淨均以真聲為主,尾聲翻高用假聲,保持了傳統的演唱特色。

兩夾弦的傳統習慣是唱功重於做功,所以它的唱腔是戲劇布局的核心。初期,生、旦角都用本嗓演唱,紅臉、花臉行當都用二本腔(假嗓)演唱。20世紀20、30年代以後,兩夾弦得以迅速發展,角色行當齊全,音樂、唱腔基本形成,唱腔基本上用真嗓,尾音翻高的用假嗓,只有紅臉用二本腔演唱。從這一時期開始,兩夾弦唱腔就基本固定下來。

兩夾弦的唱詞有兩種不同的結構表式;一是以七字句和十字句為主的上下句式,韻腳為上仄下平,下句押韻。在這種結構形式中,亦有一種字數多少變化不定的長短句結構形式,這種結構形式的唱詞,雖仍為上下句體,但句體的排比羅列、韻腳的要求等不太嚴格,垛句上下的呼應也不一定對稱;另一種結構形式是「三、三、二」結構的[娃娃]句體,這種詞格,除第四句和第七句跳韻外,其餘各句均為同一韻腳。第三句為「平、平、仄」,中間三句為「仄、平、仄」,最後兩句為「仄、平」。在實際應用中,對此要求並不十分嚴格。

兩夾弦所用的語言,為魯西南地區的方言,與普通話相比,聲韻基本相同,但其四聲調值都有着明顯的差異,語彙稱謂不盡相同。

代表劇目

兩夾弦經典傳統劇目有所謂「老八本」(《頭堂》《二堂》《休妻》《花牆》《大帘子》《二帘子》《花轎》《抱牌子》)之稱。另有《站花牆》《梁祝下山》《安安送米》《呂蒙正趕齋》《小姑賢》《王定保借當》等90餘出,多是反映民間的小戲;還有不少是從山東柳子戲[2]、山東梆子子等地方戲中移植過來的。兩夾弦的劇目將近百出。它的基本劇目有「大帘子、二帘子、趕關,提籃子(武家坡)」,「花牆、藍橋、抱牌子」或「織機、拐馬、柳迎春、花牆、藍橋、太陽牌」等說法。這些劇目主要是比較流行的民間傳說故事。如《大帘子》,即梁山伯與祝英台隔簾相會。

視頻

兩夾弦 相關視頻

兩夾弦 梁山伯與祝英台
兩夾弦《大登殿》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