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絲光泥炭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絲光泥炭蘚

中文學名:絲光泥炭蘚

拉丁學名:Sphagnum sericeum

界:植物界

門:蘚類植物門

綱:泥炭蘚綱

目:泥炭蘚目

科:泥炭蘚科

屬:泥炭蘚屬

絲光泥炭蘚(sī guāng ní tàn xiǎn),學名 Sphagnum sericeum C.Muell.,異名:Sphagnum holleanum Sphagnum seriolum,絲光泥炭蘚是一種泥炭蘚科、泥炭蘚屬類生物。植物體鮮綠帶淡黃色,有絹絲光澤。莖皮部具2—3層細胞,壁厚,黃色,外壁無孔,內壁具小孔。分布於台灣、馬來西亞南部、印度尼西亞。 [1]

絲光泥炭蘚形態特徵

植物體鮮綠帶淡黃色,有絹絲光澤。莖皮部具2—3層細胞,壁厚,黃色,外壁無孔,內壁具小孔;中軸深黃色,堅挺。

莖葉呈等腰三角形,先端漸尖,具銳尖頭,長1.14毫米,基部寬0.7毫米,兩側由狹長細胞構成上下等闊的分化邊;

無色細胞狹長菱形,具1—2次分隔,一般無螺紋,背面前端具小角孔。枝叢往往5—6枝,2—3強枝,較纖細,呈弓狀下垂,長達3厘米,枝葉傾立,呈覆瓦狀疏鬆排列;

葉片呈卵圓形,瓢狀內凹,長1—1.4毫米,寬0.4—0.45毫米,先端急尖,頂尖銳,側邊內卷,上下均具狹分化邊及細鋸齒;

無色細胞在葉基部較長大,漸向上部者漸狹小,少數具分隔,通常無螺紋,背面往往每個細胞具一前角小孔,葉先端往往全由厚壁綠色細胞構成;

綠色細胞在橫切面觀呈梯形,黃色,厚壁,偏於葉片腹面,但背腹兩面均不為無色細胞所包被。

辨析

本種特徵顯著,如植株具明顯的絹絲光澤,莖葉及枝葉先端均尖銳,頂部僅具單一細胞,且無色細胞均無螺紋等特點都為他種所無,故易於與本屬中其他種類相區別。

C. Warnstorf (1890年)認為本種與狹葉泥炭蘚 S. cuspidatum 相近,但後者莖葉分化邊下部廣延,無色細胞具螺紋,綠色細胞偏於葉片背面等特點均與前者不相類似,兩者的地理分布也迥然不同,後者主要分布於北溫帶,而本種則純屬熱帶蘚類。

絲光泥炭蘚生長環境

多生長於海拔2500—3500米一帶林區潮濕地及水草地上。[2]

絲光泥炭蘚分布範圍

產於瀘水片馬)及高黎貢山系一帶;台灣有分布。[3]

馬來西亞南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爪哇島)、菲律賓新幾內亞島均有分布。[4]

參考來源

  1. 絲光泥炭蘚, 植物智, 2020-01-18
  2. 植物智 >> 苔蘚植物門 Bryophyta >> 泥炭蘚科 Sphagnaceae >> 泥炭蘚屬 Sphagnum
  3. 絲光泥炭蘚長這樣_好看視頻 - 秒懂百科  視頻時長 00:58 2019年8月30日 - 原來絲光泥炭蘚長這樣,本視頻由秒懂百科原創提供,0次播放,有0人點讚,0人對此視頻發表評論,好看視頻是由百度團隊...
  4. 泥炭蘚屬 - 多識植物百科 2020年4月10日 01. 擬尖葉泥炭蘚 Sphagnum acutifolioides Warnst. 02. 截葉泥炭蘚 Sphagnum angstroemii C. Hartm. 03. 小葉泥炭蘚 Sphagnum angustifolium C. E.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