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蘭烈士園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蘭烈士園陵

中文名稱;東蘭烈士園陵

占地面積:62097.5平方米

建築面積:29844.6平方米

地點;廣西東蘭

東蘭烈士陵園位於縣城西更鬧坡上,占地面積62097.5平方米,建築面積29844.6平方米

序言介紹

東蘭烈士陵園,位於縣城西更鬧坡上,占地面積62097.5平方米,建築面積29844.6平方米,園內設:大門亭廊、仿古排門,烈士紀念館,烈士紀念塔,韋拔群烈士墓,解放東蘭烈士紀念碑,英雄群雕,著名烈士石雕像三座,紀念亭,三個紀念活動廣場等紀念建築設施。其中烈士紀念館內陳列版面展線長190米,陳列史料、文物600餘件。

景區簡介

東蘭烈士陵園坐落在廣西東蘭縣縣城曲江路九曲河畔。東蘭烈士陵園原名叫東蘭革命烈士公園,建於1956年。1986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被列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保護單位,園名更改為東蘭烈士陵園。1995年12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命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東蘭烈士陵園占地面積60297.5平方米,由陵園中心廣場、農民革命軍戰鬥群雕、革命烈士紀念館、烈士雕塑、烈 士紀念塔、韋拔群烈士墓、烈士紀念碑等組成。

陵園內紅牆黃瓦,飛檐外翹,莊嚴肅穆。漫山遍嶺的蒼翠古松,象徵着先烈的革命精神萬古長青,浩氣長存。

在高聳的陵園大門門匾上,鐫刻着張雲逸大將題寫的"革命烈士公園"六個大字,筆力遒勁、剛健,飽含了將軍對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登上130多級台階,聳立在陵園廣場中央的是一座氣魄雄偉、栩栩如生的農民革命軍戰鬥群雕。群雕形象地再現了當年東蘭農民革命軍三打東蘭城的壯烈場景。群雕後面,有一座莊嚴的飛檐翹脊、紅牆黃瓦的仿古建築──"東蘭革命烈士紀念館",館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所題。在通往紀念塔的林蔭大道上,巍然屹立着紅七軍二十一師師長韋拔群、政委陳洪濤、參謀長黃大權的全身石雕。

陳列館占地面積1060平方米。廳內陳列着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各種文物、照片、史料等共600 余件,有鄧小平、張雲逸為紀念韋拔群犧牲30周年的題詞。距紀念館約100米,便是氣勢雄偉的革命烈士紀念塔。紀念塔是烈士陵園的主體建築,石基粉垣,四面台階。塔基水泥雕花欄杆護衛,顯得格外樸素端莊;塔身為光滑明亮的大理石砌築而成。塔高20米,像把出鞘劍,直插藍天。塔身呈正方形,外砌漢白玉作面,碑四面分別刻有張雲逸將軍題寫的"革命烈士紀念塔"七個端秀的行書。烈士陵園的最後一個大建築,就是坐落在革命烈士紀念塔後的韋拔群烈士墓地。高築的陵墓、端莊的碑石、四周環繞的鐵欄杆,以及墓前兩尊威武的石獅分外莊嚴肅穆。墓碑上醒目的紅五星和"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碑銘勾起人們對韋拔群的無限思念。陵墓右側豎立的韋拔群烈士簡歷碑刻,更令人激起對先烈的敬仰之情。每逢清明,墓前人如潮湧,花圈處處,人們把烈士的業績牢記心田,把它化為強大的精神動力,去完成先烈"造福全人類"的願望。

從韋拔群墓地繼續登高而上,即到陵園頂端,那裡立着一塊2米多高的紀念碑,銘志解放初在東蘭、鳳山一帶剿匪中犧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一兵團31位烈士名錄。紀念碑前還建有一座別致的六角形涼亭,人們在此既可休息,又可觀賞遠處蘭城景色

布局

東蘭烈士陵園擴建工程位於東蘭縣城西北面,占地約12萬平方米。工程建設項目包括韋拔群紀念館、拔群廣場、將軍園、將軍雕像、牌樓大門、主席台、紅軍紀念浮雕牆、休閒公園等。根據設計規劃,整體工程坐北朝南。由南到北,將軍園、紀念牌樓、紅軍紀念浮雕牆等體現紅色文化建築部分,與最北端的韋拔群紀念館遙相呼應,以表達子孫後代對韋拔群等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紀念。同時,在拔群廣場建設中,將銅鼓文化融入其中,在廣場中心地面鋪裝銅鼓圖案,圖案周圍環繞豎立12根圖騰柱子,體現壯鄉底蘊渾厚的特色文化。工程建成後,作為烈士陵園擴建工程的主要項目--占地28000平方米的拔群廣場、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的韋拔群紀念館與占地5200平方米的將軍園,將體現出紀念先烈和群眾聚會功能。

展覽內容

展覽內容有:《大革命時期和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剿匪》、《援越抗美和抗美援朝》、《對越自衛還擊戰》、《將軍及紅軍老幹部》、《悼念先烈活動》、《開創未來》等九個部分,共八個展廳,面積1420平方米。1963年,廣西區人民政府把東蘭縣烈士公園定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10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東蘭"革命烈士公園"被列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園名更名為"東蘭烈士陵園",1995年被定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

建築風格

陵園路徑按山勢由低而高,全以水泥鋪就,坡度轉大的幾處都砌有石階。整個陵園林木蔥茂,花木竟秀,碧草如茵,環境幽靜。每一個景區,各有特色,從各個側面反映烈士的光輝形象,給人一種美的藝術享受。加上陵園中保留原有的森林野趣,種植着各種具有南方特色的樹木、花草,故使人進入陵園,既感到莊嚴肅穆,又盡享山城美色,讓人們在園林化環境中受到生動形象的革命鬥爭傳統教育。由於烈士陵園那獨特而耐人尋味的輪廓,那清幽雅致、風景如畫的園林,既是紀念、緬懷先烈、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更是桂西北著名的旅遊景點。每年到此瞻仰和旅遊者在5萬人以上,其中有來自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也有美國、朝鮮、馬來西亞、越南等國際友好人士。

相關視頻

東蘭縣烈士陵園

參考資料

  1. 東蘭烈士園陵 ,河池信息網 20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