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下午茶(路陽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下午茶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下午茶》中國當代作家路陽華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下午茶

1

我有個習慣,總喜歡在下午時分,陽光透過大大的玻璃窗斜灑在桌面上時,用透明的玻璃杯沏一盞清淺的茶。春天,是一杯八寶茶,花紅柳綠,分外妖嬈,整個春天就無所顧忌地在杯中綻放;夏天的時候,是清秀的菊花茶。幾朵菊花,幾粒枸杞,紅白輝映,一副詩意便在杯中了;秋、冬便是普洱了,紫砂的茶壺,滾熱的開水,干茶緩緩地舒展開,茶香漸漸地瀰漫開,裊裊的水汽升騰上來,在桌上那層淡薄的斜陽里,清淺的時光便鋪展開來。

2

初識下午茶時,是在一個亂鬨鬨的餐會上。人們都已坐定,沒話找話地相互寒暄。這時,一襲黑衣的她款款地走進來。頓時,低頭看手機的,閒聊胡侃的,悶頭髮呆的,都扭頭向她望去。倒不是她的姿色有多出眾,而是她似乎帶有某種天然的氣場,讓男人眼睛發直,讓女人莫名地嫉妒。

她是沉靜的。極高的個子,極順溜的身材,嘴角漾着淺淺地笑意,鼻樑上架着一副頗有學者風範的眼鏡。但,那神情卻分明又是不沉靜的。她兩手插在大衣的口袋裡,長至腳踝的衣擺搖曳着摩登和時尚的節拍,長發微卷,隨意地灑在肩頭。她左右環顧着,大大方方地向大家點頭,眼神純淨,笑容自信,眉目間卻又蘊藏着萬種風情

我想,那艷驚四座的,就是那眼神了。就像戲劇演員,一出場,一站定,無需開口,只需眼神一掃便能換來一片叫好和掌聲。後來我才知道,她果然是喜歡戲劇的,而且是那種非常入迷的喜歡。

鄰座開始有人悄悄打聽這個女子的名字。遠遠地,我聽到有人叫她下午茶。「好溫馨的網名!」我心裡暗暗讚嘆,繼續低頭喝我的茶。這樣的女子似一杯紅酒,嫵媚醉人,暗香浮動,一看,便知是紅酒中的極品,世故且老辣,和那清淺的下午茶又有什麼關係呢?

杯中是我來時自帶的黑茶,朋友說它很名貴,功效也很多,便極力推薦予我。但黑茶那濃烈和怪味,讓我始終無法接受。最終,我還是倒掉了它,換了一杯飯店裡常備的茉莉花茶。花茶雖然廉價,但氣味清淡,色澤清淺,有一種淺淺淡淡的溫暖,更適合我。

3

幾天後,被朋友拉去參加一個文學群的聚會。居然又碰到了那個叫做下午茶的女子。還是那樣的風情萬種,還是那樣的嫵媚嬌柔。那日,她穿了一件及膝的時裝旗袍,愈發地將她的身材勾勒了出來。藕色的絲光面料,精緻的領口。婉約的魅,就在她的身上擱淺。我有些恍惚,不知怎的,只想起電影裡舊上海的女子,卻想不起「下午茶」這三個字。

還在努力地回憶時,我便被她一把擁住,「哎呀,陽華,我們又見面了!」 我抬頭,看到一張純淨的毫無做作的臉,正沖我開懷地笑着。我頓時心生愧意。被一個人記住名字的感覺,是溫暖而自豪的,但,這也正是我愧疚和不安的起源。

朋友介紹說,她是這個文學群的群主,有個很好聽的群名「無關風月」。「風月,好美的名字! 」 我在心中驚嘆。腦中不禁浮出一副唯美的畫面: 晚風拂柳,明月低懸,月影皎潔,古箏滿園。一碟月餅、一壺綠茶,遠眺月里桂樹,細看吳剛戲嫦,那是多麼唯美與浪漫的景致!

但,「風月」卻又是男女情事的代名詞,一個"無關"雖將它撇得清清楚楚,卻總有欲蓋彌彰之嫌。我,是相信男女之間,除了戀情,也可以有純真至上的友情的。比如紅拂女與虬髯客,比如巴金和冰心,無風月之事,只有真心之情,彼此幫扶,關愛一生。我想,這,或許就是下午茶創群的初衷吧 !

那次聚會,有作家,有商賈,還有攝影家和書法家。我遠遠地坐着,捧着一杯熱茶,看下午茶熱情地招呼着每一個人,聽她說着恰到好處的話。她眉飛色舞的樣子,就像一朵綻透的夏花。杯里是我最不喜歡的鐵觀音,雖然清香悠遠,但舌尖卻總有微麻的感覺。 視線相碰時,我便沖她淡淡地笑。她是個老師,有極好的口才和人脈。但,那些與我沒有任何關係,那是她聰明加能力的結果,我只有遠遠地欣賞和讚嘆。

席間,每一個人都恭恭敬敬地相互敬酒,客客氣氣地說着酒場上的話。她站起來,舉起斟滿酒的杯,對大家說,「雖然我是老師,也曾經是中文系的文青,但我沒有大家勤奮。我深知創作的辛苦,只希望大家在寫作之餘,在感到身心疲累的時候,能夠在「風月」這個家庭里,真正的放鬆一下自己。我們群里的人並不多,希望大家不要彼此相薄,無論你們有什麼頭銜,是什麼名人大家,但在風月群里就都是普通百姓。希望我們大家真心相對,好好相處!無關性別,無關才色,無關名利,無關財勢!清清朗朗,快快樂樂,無關風月,唯尚真情!」 說完,杯起頭仰,滿滿一杯烈酒瞬時見底。大家隨聲附和着,鼓起掌來。那個曾說過「女人不可相互傾軋,否則男人會看不起」的大作家也笑着,用讚許的目光望着她,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她如一個男子,一邊給自己滿上酒,一邊挨個地說話過圈。她記得每一個人的名字和每一個人的特點,她拍着一個名人的肩膀,哈哈地調侃,「無論你有多大的名氣,但在我這裡,你都得聽我這個群主的,我命令你,不許再熬夜,不許再抽煙,必須先把身體養得壯壯的!」 正低頭吃菜的我抬起頭來,正看到她一飲而盡,豪爽如風。

這個女子,這個叫下午茶的女子,她骨子裡怎麼也應該是白衣汗巾,行走如風,懸刀佩劍的江湖俠女,如孫二娘般敢作敢當,俠肝義膽。可卻偏偏長着一副夜上海的嫵媚和嬌柔。我思忖着,繼續低頭吃菜,塞了滿滿一嘴燒肉。我一個局外人,一個普通的無人知曉的小女子,他們的快樂和頭銜又與我何干?可是,她卻走過來擁着我的肩,歪着頭調皮地對我說,「妹妹,我們好生有緣!你的文章我好喜歡!還有你天然的傲氣和未經雕琢的淡然,讓我們結一輩子的緣,可好?」她說着,昂起頭,斜着眼,學着我誇張地擺出一副冷傲的樣子。然後哧哧地笑着望着我。我端着那杯依然溫熱的鐵觀音,從心底笑出聲來。

4

那天,我才知道,她的名字叫秦旭峰。一個女人起了這樣一個男性化的名字,可見父母對她的期盼。的確,她名如其人,如旭日璀璨,如山峰強大。學生愛戴,父母呵護,老公疼愛,兒女勤奮。這樣的女人是光鮮的,幸福的,沒有理由不快樂,沒有理由不張揚。

下午茶所在的學校離家有二十公里,但她仍然堅持每天騎車上下班,風雨無阻,冰雪無懼。她說,她喜歡在樹林的夾道間,追逐太陽和風的感覺。晨曦中,她的長髮在風中飛舞,挑逗着樹冠。夕陽下,她的笑意在嘴角瀰漫,迷亂着薄暮。

閒暇的時候,她常常與騎友行走在大山的懷抱。她把自己釋放在太行山強勁的筋骨里,在彎曲的山路上,在遍野的草木里,吸納着太行山的靈氣。她說,她喜歡躺在草地上聽着輕風鳥鳴的感覺,那時,浮躁的心便能慢慢安靜下來,可以海闊天空,也可以思緒萬千。視野的豐富增添了生活的精彩,騎行的艱苦蘊蓄了生命的力量,造就了她的堅強,伸展了她的韌性。在她的性格里,沒有軟弱,沒有自私,沒有孤獨,有的,是在自我奮鬥中,讓生命更加茁壯和繁盛的力量。

我曾見過她一張騎行山頂的照片,她一手叉腰,一手將單車舉過頭頂,臉上是自豪的燦爛的笑。我還見過她攀爬在山中老樹上矯健的身影,如猴子般靈活,如野小子般漢性粗獷。

她身上,有着男子漢的豪爽,又有着小女子的柔情。那些從山裡帶來的野花山果,她把它們分好,一份份地送給我們。我記得是一個下着雨的黃昏,她騎着單車穿梭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把那些沾着山中嵐氣和天地之靈的花花草草,一捧一捧地送給被城市封閉着的我們。我想象着她在成群的車流中,在各色的花傘中,騎着車子淋着雨快樂前行的樣子,不免想起那句,「多情簾獨徘徊。依舊滿身花雨、又歸來。」

我還記得,在三伏天一個烈日當頭的正午,她汗流浹背地把一筐剛採摘下來山杏分送給城市各個角落的我們。我有些過意不去,埋怨着對她說,「你打個電話,我們去你那裡拿就好嘛!」

她笑着說,「你們都上着班,都比我忙。我學校正放暑假,我跑跑正好也鍛煉身體了。」

」那也不用這麼急嘛!天涼快點了再送也不遲呀!」

她哈哈大笑,拍着我的肩膀說,「嗨,上午剛摘下來的,新鮮着吃和遲了吃,味道那可就不一樣了!」

我無言以對,只好默默收下。我把杏子分給了辦公室的同事,一連幾天,辦公室里都洋溢着杏子的清香。我對那些花花草草喜歡的不得了,便把它們插在一個黑色的陶罐里,家裡頓時明朗起來。一個月後,我幾乎忘了它們,但在經過客廳時卻總能聞到若有若無的香氣。我突然想起,那香氣正源於那些枯乾了的花花草草!它們那經過沉澱的香氣,較之前的新鮮,少了浮艷,多了醇厚,或許,那就是所謂的暗香或幽香吧。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這樣的香如此久長,正如我喜歡的茉莉花茶,清香,悠遠,讓人不禁想起一種美好的人格。如她,下午茶。

5

我從不曾想到,下午茶居然還會打月餅 。我是極少吃月餅的,並不是我不喜歡月餅,相反,在兒時那物質匱乏的年代,我是很盼望中秋節的。因為中秋節的到來,就意味着我們能吃上一小塊五仁月餅。那時候的月餅,包裝很簡單,紅紅的油紙包裹着,細細的麻繩繫着。裡面,便是黃澄澄,油亮亮,印着花邊和「五仁」兩個字的月餅了。一切六塊,青紅絲、花生仁、核桃仁、黑芝麻、冰糖餡兒就露了出來,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酥酥的。但是,那個時候能吃到這樣的一個月餅是很奢侈的。而現在的月餅,品種繁多、口味各異,價格也越來越貴,可吃在嘴裡,總感覺沒有兒時的「土月餅」那麼有滋有味。就如高樓大廈住久了,就會愈加懷念最本真的東西,懷念兒時散發着泥土氣息的窯洞和老屋,也只有它們,才最接地氣。

我沒有想到,下午茶的手藝就是我日思夢想的老五仁月餅!她的手藝源於它的父親。她的父親是國家一級麵點師,傳承了秦家四十年的手藝。但他們並沒有想到把這個手藝商業化,只是每年中秋時,一些老主顧會習慣性的等待秦家的月餅。正是這份等待促使了秦家月餅代代相傳下去,正是這份等待,讓我在驀然回首時,發現心底的眷戀正在燈火闌珊處!

秦家月餅的製作坊面積並不大, 但卻猶如一個袖珍的工廠,制餡、和面、成型、烤制,父女四人各司其責,十餘道工序有條不紊。因為純手工,製作明顯繁雜緩慢了許多,但老味道,老傳統,純手工,純天然,正是每一個等待秦記的人對秦記老月餅的認可和信任。為了這份信任,秦家人不求快,不求量,只求品質和滿意。用下午茶的話說,月餅就是人品,即使少賺點,累點,也要保證人們記憶中的味道。

可是,秦父已年近七十,下午茶不忍年事已高的老父仍為月餅操勞。她如她的名字一般,在姐妹三人中,在愛人的反對下,義無反顧主動挑起了秦記的重擔,成了秦家一輪旭日,一座巍峨屹立的山。大眾的認可、超市的約貨、越來越多的回頭客、越來越旺的銷量,逼得她如上緊的發條,不分晝夜連軸轉。

我去買月餅時恰巧見到她正忙碌的樣子,她穿着一件雪白的工作衣,頭髮胡亂地系在同樣雪白的工作帽里,眼鏡片後是兩隻布滿血絲的熊貓眼,和平日裡那精緻的樣子判若兩樣。但她那勁頭十足的樣子,就如屯留的大葉茶,剛勁,有力,後勁十足。

我發現她的左手有一塊很大的創傷,她訕訕地笑着,藏了起來。其實,我心知肚明。

誰的生活都不只是一路繁花,看不見的硝煙往往藏在歲月的深處。工作的規律,兒女的省心,城市的悠閒,固定的交際圈,讓所有人都慢了下來。他的愛人從骨子裡愛着下午茶,但又不願意為她,為她的家庭做出任何犧牲,在他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里,他看不起也不屑冠一頂賣月餅的頭銜。而那頭銜,卻是秦家四十年的家傳,是秦老畢生的心血,是客戶殷殷地期盼,是大眾滿滿地信任! 下午茶,一個頂立秦家門戶,承載秦家手藝的女子,怎可能丟開這一切!城市啊,就像一座泥塑的神,用各種理由庇護着需要庇護的人。他保持着他的風度,他的愛好,他的自由,他的堅持,始終拒絕向月餅,向愛人彎下他的腰身。以至於他們之間爆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戰爭壘積了他的頑固,也激發了下午茶令人驚詫的昂揚的鬥志。

我說,「你召幾個工人來幫忙吧!」

她說,「咱這是季節性活,工人們一時半會兒也不好找,咱這活又精細,萬一弄不合適砸了牌子,豈不辜負了大傢伙的信任。」

我說,「那你這麼沒日沒夜的熬,多累呀。」

她哈哈地笑,還是那麼爽朗,「也就個把月,熬過去就好了。老父親累了四十年了,我這且不算啥。」

不知怎的,我心中湧起無限酸楚。我知道那爽朗的笑聲,是硬撐的堅強。那時,我只想抱抱她。

其實,秦記月餅已不是一個簡單的傳承和製作,它已然是下午茶的精神家園,更是許多人放心的把背靠過去的地方。村野農夫來過,文人雅士也來過,名人大家光臨過,富豪商賈也參觀過。在秦記作坊里,有重如泰山的允諾,有精工細作的認真,有真材實料的真誠。

天道酬勤。付出總會有回報的。看着親手做的月餅源源不斷地銷出去,看着不斷上門的回頭客一大包一大包買回去,看着一份份的訂單,聽着一聲聲稱讚,下午茶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在超市里,在代賣點,她也會低着頭,用自豪的眼神打量自己一手打造的月餅,金黃的表皮,精緻而古樸的圖案。用一方土油紙包着,用一根麻繩捆着,如一個村姑般不嬌不艷,散發着濃濃的鄉土氣息,把鄰邊貨架上那些包裝精美,具有時代感的各式糕點,瞬間比了下去。

6

下午茶常說,她此生最大的夢想,便是騎行西藏,在沿途的每一個地方,給我們寄一張明信片。

於是,我期待着,在一個陽光擁擠的下午,切一塊月餅,泡一杯綠茶,在那段清淺的時光里,看來自各地的,一張張花花綠綠的明信片,看一段段文字里藏着的友情,看明信片那頭,燦爛明媚的笑臉。 [1]

作者簡介

路陽華,女,生於1974年,金融從業人員,山西省長治市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