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邵尚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上邵尚書》是宋代進士郭印的作品之一。
郭印,字信可,徽宗政和五年(1115)進士,生活在南渡時期的巴蜀之地。時代和地域的特殊性,造就了詩人複雜的思想和偏離時代主流的詩風。其《雲溪集》存詩703首,記錄了詩人在偏居一隅下的生存狀態,為官交遊,思想動態,地域色彩等方面的概況。《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五七)對其評價曰:"其詩才地稍弱,未能自出機杼,而清詞雋語,瓣香實在眉山。以視宋末嘈雜之音,固為猶有典型矣[1]。"
“ |
康節名天下,流芳到子孫。 素風門戶遠,皇極典型存。 存邑紛戎馬,十年辭帝閽。 家艱俄茹苦,國難更堪論。 上念長城寄,兵分細柳屯。 紫泥頒詔綍,墨絰總戎軒。 權重將軍幕,忠求孝子門。 江朝南海闊,星拱北辰尊。 智勇張良足,詩書郄縠敦。 邊儲裁冗蠹,邦本厚黎元。 士仰蘇天覆,人依趙日暄。 勢增師旅氣,威讋虎狼魂。 帳幄稽前箸,山河暫偃藩。 精誠扶日月,談笑整乾坤。 賤子欣蒙庇,先君舊感恩。 駕轅憐病馬,投木笑窮猿。 扶搖如可借,短翮待騰騫。 |
” |
— [宋]郭印 |
《雲溪集》·十二卷(永樂大典本)
宋郭印撰。印詩數百篇,散見《永樂大典》各韻中,皆題曰《雲溪集》。而《宋史·藝文志》及諸家書目均未著錄。惟厲鶚《宋詩紀事》載印為成都人,政和中進士。而亦不詳其官爵。所錄詩僅二首。一從《全蜀藝文志》摘出,為《游大隋山》詩。一從《四川總志》摘出,則即集中《游下岩寺》詩是也。今案集中有《雲溪雜詠小序》,自題亦樂居士。且稱「性嗜水竹,經營二十載,始得一畝之園」云云。則雲溪乃其別墅之名。又有《過銅梁縣》詩云:「攝職臨茲邑,於今五十年。」又《仁壽縣山齋》詩云:「隨牒幾推遷,銅章領岩邑。」又《次韻宋南伯》云:「衰遲來作邑,勞苦劇萬狀。」則嘗累任縣令,晚始退居。又《贈劉元圭詩》有「今年歲八十」之語。則其齒亦躋上壽。觀所作《養生歌》及《讀易》諸詩,蓋有得於導引之術者。其交遊最密為曾慥、計有功等,皆一時博雅之士。則印亦勝流矣。特以集久不傳,故錄宋詩者遂罕能稱述耳。今據《永樂大典》所載,分體編輯,釐為十二卷。其詩才地稍弱,未能自出機杼。而清詞雋語,瓣香實在眉山。以視宋末嘈雜之音,固為猶有典型矣。
宋詩特點
兩宋詩壇有兩個前所未有的特點﹐一是詩歌派別的出現和形成風氣﹐一是「詩話」作為一種詩歌批評方式的產生和流行。宋詩多流派﹐當與佛教宗派思想的刺激以及政治上黨爭紛繁的原因有關。如北宋末呂本中(1084~1145)作《江西詩社宗派圖》﹐列黃庭堅以下二十五人﹐後又有所謂江西詩派[2]一祖三宗之說﹐一如禪宗之「法嗣」傳衣。列名之人均以名節自勵﹐氣味相投。至於文學觀方面的不同﹐因而造成詩家的門戶之見﹐壁壘森嚴﹐則與「詩話」的黨同伐異有著互為因果的內在聯繫。
視頻
上邵尚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郭印,詩詞網
- ↑ 江西詩派是什麼意思江西詩派代表有哪些人,中國歷史網,2018-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