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上清丸
【藥名】
上清丸 shang qing wan
【處方】
大黃、黃芩、黃柏(均酒炒)、梔子、連翹、防風、菊花、薄荷、川芎、白芷、荊芥、桔梗。
【製備方法】
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克粉末加煉蜜170~180克,製成大蜜丸;或用水泛丸,低溫乾燥,即得。
【藥方分析】
熱為火之漸,火為熱之極,凡因風熱火毒之邪犯上、中二焦所致諸病,治當清熱解毒,瀉火通便。本方用大黃清熱涼血,瀉火通便,黃芩清泄上焦之火,黃柏瀉下焦之火,梔子通瀉三焦之火,連翹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善清上焦風熱,共為本方之主藥;防風、荊芥、菊花、薄荷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白芷發表祛風,消腫止痛,共為本方之輔佐藥;桔梗宣肺散風,消腫利咽,引諸藥上行,以清上、中二焦風熱,為本方之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清散風熱、瀉火解毒之功。
【劑型規格】
①水丸劑:每3克重約50粒;②大蜜丸:每丸重9克。為黑棕色的大蜜丸或黃褐色的水丸;氣微,味甘、苦或苦。
【功能主治】
清熱散風,解毒,通便。用於頭暈耳鳴,目赤,鼻竇炎,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秘結。 [1]
【用法用量】
口服。①水丸:成人一次6克;②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7歲以上兒童一次3克,一日2次。
【使用禁忌】
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孕婦忌服。
【臨床應用】
本方清散風熱,瀉火解毒,為治風熱邪毒壅盛上、中二焦的常用方劑。臨床主要用於治療風熱邪毒侵犯上、中二焦所致頭痛耳鳴、目赤、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秘結等以及上、中二焦熱盛諸症。具體運用如: 1.風熱頭痛:臨床主要表現為頭痛如裂,面紅目赤,口渴欲飲,發熱或惡風,便秘溲赤,舌苔黃,脈象浮數等症。 2.暴風客熱,目赤腫痛:臨床主要表現為初起即見胞瞼紅腫,白睛暴赤,熱淚如湯,羞明隱澀,並見口渴欲飲,溺黃便秘,舌苔黃膩,脈象數實。 3.口舌生瘡:臨床主要表現為口、唇、舌及牙齦多處生瘡,周圍紅腫,甚者腮舌俱腫、疼痛,影響進食,口渴欲飲,便秘溲赤,或兼身熱,舌質紅,苔黃,脈數有力等症。 4.大便秘結:臨床主要表現為大便乾結,經常三五日或六七日,甚至更久才得大便一次,並見煩躁口渴,口舌生瘡,面赤身熱,小溲短赤,舌苔黃,脈滑實等上、中二焦熱邪熾盛之症。
【貯藏】
密封,防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