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民辦至德實驗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上海民辦至德實驗學校突出「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理念,改革學校內部管理體制,培養「誠信,寬容,合作」的團隊精神[1]。狠抓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素質,加強教師基本功訓練及評優課活動,對全體教師在教育觀念、教學方法等方面給予指導,為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2]

校園諮詢

上海民辦至德實驗學校:以陶為師至精彩 以真育人德為先

這是一所有着厚實根基的內蘊學校,與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和著名的行知中學淵源深厚。上海民辦至德實驗學校(原行知二中實驗學校),前身是陶行知先生創辦的上海市行知中學的初中部,1978年學校被上海市教育局批准為全市26所市重點中學之一,2005年被上海市教委命名為全市首批28所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之一。1997年5月根據有關精神,行知中學初中部與上海市化成中學合併,轉製成公助民辦學校,改名為「上海市行知第二中學」。

這是一所有着教育情懷的優質學校,與上海寶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美妙邂逅。2002年9月學校再次轉製成民辦學校,由上海寶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衛傑投資興辦。為讓更多的寶山百姓享受優質教育,2019年9月經批准,增設小學部,成為九年一貫制學校,更名為「上海民辦行知二中實驗學校」,2022年更名為「上海民辦至德實驗學校」。致力於豐富「基礎厚實、文理見長、外語出眾、興趣廣泛、身心健康」的辦學特色,充分發揮5+4學制優勢,打造已來未來的學園、幸福成長的樂園、陶冶情操的花園。

這是一所有着育人佳績的品牌學校,以陶為師敏於行,以真育人厚於知。現任校長陳振華說:「學校傳承陶行知教育思想,注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學生身心素質、個人修養、社會公德及合作交流能力表現突出,在各級各類競賽及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近年來有3位學生獲得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學校設立每學期幾十萬的『至德獎學金』鼓勵嘉獎,學生刻苦學習、努力鑽研、學業紮實,視野寬廣,多年來學校教學質量位於區前列,百分之七十的學生考入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

在今年因抗疫需要,線下教學改為線上教學之際,學校精心組織,教師用心執教,學生熱心學習,取得了顯著成效。

學校辦學20年來,在寶山區教育局的領導下,在學校理事會和董事長朱衛傑的管理下,不斷進取,取得豐碩成果:被評為或命名為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基地、中國社會組織評估4A級;上海市優秀民辦學校、上海市依法治校示範學校、上海市行為規範示範校、上海市特色學校創建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園、上海市家庭教育實驗基地、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上海市創建學習型家庭優秀實驗基地、上海市紅旗大隊;寶山區文明單位、寶山區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寶山區綠色學校等。學校語文、數學學科為上海市學科基地。

為每一位學生預留提升空間

學生,是學校的命根子;學生的成長是學校的生命線。正因為此,至德實驗學校始終將學生的發展作為辦學的主軸,不論學生的背景和來源。

為每一位學生預留提升空間,這是學校基於現實又前瞻未來的育人之舉。近兩年來,學校根據有關部門制定的招生方法,每年通過網上報名和搖號招收學生。面對一批成績優秀的學生和成績有待提高的學生,針對學生基礎知識狀況、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存在的明顯差異,學校立足大愛教育,從實際出發,利用學生放學後的留校課後服務時間,根據教師建議、學生自主報名雙向選擇,組織優秀學生和學習困難學生分層因材施教,使不同類別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學有所得。這樣的分層、分類學習,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校分層教學根據《新課程標準》,確立了「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理念,體現出教育個性化。分層教學是教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與練習,採用不同的教學流程,使得實際教學過程更加具有針對性,提高師生合作、交流的效率;也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獲得學習樂趣,既滿足了當前不同學力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又為每一位學生預留了後續數年學力發展變化的學習保障和提升空間,同時也確保「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

同時,學校圍繞培育學生創新思維品質的核心素養,緊密聯繫學科特點,積極開展了各學科課堂教學實驗,促進了學科課堂特色的形成。教師對於既有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作出了正確的審視,該放則放,該棄則棄,不能心存留戀、依依不捨,從而提升了整體教學的進步,也為學生的後續發展提供動力。

為每一位學生預留提升空間,這是學校發揚陶行知教育思想,追求辦學和育人至精境界的體現,也是教書和育人追求崇德大局的表現。

立人:傳承紅色基因學會守正明理

學校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為指導,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內容,以提高基礎道德、完善人格為抓手,努力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新格局,立足於立德樹人,全面落實「五育並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他們都能得到最適合的教育、得到充分自主的發展。

用好紅色資源 賡續紅色血脈

學校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足功夫,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紮根,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立志聽黨話、跟黨走,立志紮根人民、奉獻國家。學校進一步做強課堂教學作為育人的「主渠道」,關注常態化課堂教學,引導教師不斷完善育人方法,注重學生優良道德品質、良好思想作風、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在實踐環節上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把育人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起來。許多學科結合學科教學內容和育人要求,開發出校本課程,如語文組開展「傳頌中華經典文化」,音樂組開展「紅色歌曲傳唱」、史地政教研組開發編寫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讀本」,組織的「時政辯論賽」「法律讀本與知識競賽」等,充分提升學科育人價值。學校進一步唱響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的校園文化「主旋律」,以強大的文化凝聚力帶動增強學生的愛國向心力,把握好重大時間節點,推動愛國情懷同頻共振,做到了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月月有主題、周周有重點、天天有內容」,使愛國主義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提高了愛國主義教育[3]實效。在慶祝建黨100周年之際,學校組織了「築夢新時代,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風雨、紅色精神、薪火相傳」「唱支紅歌給黨聽」系列活動,讓廣大學生真正感受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體會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4]的先進性,從內心深處認可和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和黨的領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