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區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上海市松江區博物館博物館始建於1915年1月24日,原名松江縣教育圖書博物館,館址設在舊城縣議會。1937年毀於戰火。1957年組建松江縣博物館籌備處,館址設在松江醉白池寶成樓。1981年,在中山中路233號興建松江縣博物館[1]新館。1984年2月建成,建築面積1800餘平方米,10月1日開館。李一氓題寫館名。2003年12月,松江區人民政府對館內原有陳列廳進行改擴建,於2004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
目錄
展覽與藏品
姚椿制端石蟠桃硯
清代文物。端石,15.5厘米*9.7厘米*1.2厘米
姚椿(1777-1853),字子壽、春木,自稱蹇道人、樗寮病叟、東畲老民。婁縣(今上海松江)人。清代散文家。詩人,畫家。詩、文造詣很深。
張祥河墨梅圖
清代文物。紙本、立軸,232厘米*122厘米
張祥河(1785-1862),原名公璠,字號,元卿、詩舲、法華山人等,江蘇婁縣(今上海松江)人。照從孫。
胡公壽銘端石硯
清代文物。端石,14厘米*10.8厘米*1.8厘米
胡公壽(1823-1886),初名遠,號瘦鶴、小樵,別號橫雲山民,以字行,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寓上海。為海上畫派代表畫家之一。傳世作品有《桂樹圖》、《香滿蒲塘圖》等。
沈荃行書軸
清代文物。紙本、立軸,96.2厘米*49.6厘米
沈荃(1624-1684),字貞蕤,號繹堂,別號充齋,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學行醇潔,書法由有名。他工書法,宗法米芾,董其昌,是康熙年間最重要的書法家之一。
朱之藩銘端石太史硯
明代文物。端石,19厘米*11厘米*7.5厘米
馬相伯(1840-1939),祖籍江蘇丹陽,生于丹徒,中國教育家、復旦大學[2]創始人、愛國人士。原名志德,改名良,字斯藏,又名相伯等,以字行,接觸教育家蔡元培,民國名人于右任、邵力子為其弟子,後入輯有《馬相伯先生文集》。
唐代鎏金銅佛像
1965年通波塘出土。佛像高17厘米,重470克,面部清癯,通身鎏金,製作細膩、精美,形象生動,屬典型的唐代工藝品。
太平天國銅炮
1971年於泗涇出土。炮身長95厘米,內口徑6厘米。炮身上刻有「太平天國丁巳七年置造,重貳百斤,粉拾兩。」據考,這是清咸豐十年至同治元年(1860~1862年)太平軍在東征上海期間使用的遺物。
靖夷鐵炮一對
1965年,縣城南門小校場護城河中心出土。一門重500餘公斤,長166厘米,內口徑9厘米。1982年,又在同一地點出土一尊「靖夷」鐵炮,長125厘米,內口徑8厘米。據考,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夏,英軍進攻上海時,敵艦曾在米市渡窺伺松江,清軍曾開炮驅逐。後太平軍進攻松江,清軍水師曾多次與太平軍作戰,靖夷大炮似是當時的遺物。
漢墓陶器
1961年8月,市、縣文物工作者在東佘山西南麓發現一個土坑墓,離地面深約2米左右。墓葬範圍因過去興建房屋時遭受破壞,葬具和人骨架全已灰化無存。出土的陪葬品計有陶製的生活用具瓿、壺、罐等5件。根據對出土器物形制和釉彩等特徵的研究,初步確定為漢代遺物,距今已有1800年左右。
南北朝陶井
1981年11月,縣文物工作者根據群眾報告,在天馬公社南橫大隊發現一口陶井。陶井由8隻大型陶圈相疊而成,陶圈口沿寬而平,圈壁略為弧形,高34厘米,直徑61厘米,井深3米餘。最上面一隻陶圈口沿,在外壁上明顯塗有一層發亮的青釉,為南北朝遺物的典型特徵。另從井底層出土的一些青釉殘陶片,都屬當時遺物。
唐代石羊
1972年,縣城內通波塘疏浚時,在今自來水廠附近河段出土。石羊為青石雕琢,呈睡狀,外形渾厚,古樸雄壯。石羊高約60厘米,寬約50厘米,長約1米。唐代遺物。
明代石元寶
1983年11月,松江鎮中山西路永豐小學在建造宿舍大樓挖地基時,在距地面3米多深處(原老河道下面)發現兩對石元寶,系明代形制。石元寶高70厘米,寬105厘米,厚約34厘米。石元寶用作布匹踹砑上光。據考,是明代棉布作坊中的遺物。
清代碧玉九制硯
1980年,上海文物商店來松江收購民間工藝品時,收到了這件用碧玉製成的硯台,為清代遺物。該硯採用賦形方法雕刻,圖案為纏枝靈芝組合,生動而富有情趣。據考,該物在松江城西野雞墩附近墓地出土。
陀羅經被
1959年,縣博物館籌備處工作人員在調查文物時,發現葬於橫山西麓的清嘉慶工部尚書張溫和公(祥河)墓被發掘。在查問出土文物中,得到一件完整的陀羅經被。清制,王公大人薨,賜陀羅經被。被以織錦製成,織就藏文佛經。
視頻
上海市松江區博物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博物館的意義和作用是什麼,有途網,2020-09-20
- ↑ 【每日一校】復旦大學 ,搜狐,201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