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景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七星景區位於桂林市區灕江東岸,灕江支流小東江畔,距市中心1.5公里。占地面積約134.7公頃,綠化覆蓋率達84%,是桂林市面積最大、歷史最悠久、景致最多最集中的綜合性景區。歷史文化的精深博大在七星匯聚,自然與人文的完美融合在七星展現,堪稱桂林山水與文化的縮影、桂林城市綠肺,集桂林山、水、洞、石、庭院、建築、文物之大成,是桂林山水精華景觀的縮影。
2019年5月2日,湖南一19歲大學生嚴健雄,在桂林七星公園意外墜亡。5月7日,官方回應:以警方結論定責。
2020年2月,為回饋廣大醫務工作者的高尚的醫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景區從恢復營業之日(屆時統一發布)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國醫護工作者憑有效證件免費入園。
中文名稱:七星景區
外文名稱:Seven Star Park
地理位置:桂林市七星區七星路1號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占地面積:51.5公頃
開放時間:旺季6:00-19:30;淡季6:30-19:00
景點級別:國家AAAA級景區
門票價格:60元/人次
著名景點:「北斗七星」、「駝峰赤霞」、「月牙虹影」、「普陀石林」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城市:廣西省桂林市
景點類型:山脈、石刻、公園、岩洞、閣亭
建議遊玩時長:1-3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4月至10月最佳
遊程建議:冷水坑遊客服務站→七星主峰→小油坑地質景觀區→小觀音站停車場
目錄
實用信息
門票信息
七星景區60元/人次,裡面有些景點還需要另外收費,七星岩需要另外收門票60元,攀岩套票75元,七星+動物園99元,野戰套票75元。
開放時間
七星景區開放時間:夏天(3-11月)6:00-19:30;冬天(12-次年2月)6:30-19:00,裡面小景點的開放時間各不相同,比較主要的七星岩開放時間:8:00-17:30。
交通信息
景區內除步行遊覽外,可提供付費觀光電瓶車全程遊覽。
- 公交10路、11路、14路、18路、21路、24路、25路、30路、97路、204路、206路、觀光公交1號線、觀光公交2號線可達景區花橋大門(七星公園站)
- 公交14路、214路可達景區駝峰(龍隱小學)大門(三里店站)
- 公交10路、21路、96路、204路(建幹路口站),24路、96路、206路(芳香建幹路口站)可達景區棲霞大門
- 公交25路、204路(施家園路口站),14路、30路、204路可達景區龍隱橋(桂海碑林)大門(龍隱橋站)
景區簡介
七星公園是桂林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位於桂林市區灕江東岸,距市中心1.5公里,總面積137.4公頃。園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結合,還包括了一個動物園在其中,是桂林公園的傑作。從天空上俯瞰,七星公園的七座山頭就像天上的北斗七星,前面有三座山峰,像斗柄,叫「月牙山」;北面有四座山峰,像斗勺,叫「普陀山」。兩山七峰,好像天山的「北斗七星」,合稱「七星山」。
七星公園和七星岩也因此而得名。除了享有盛名的七星岩以外,裡面還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桂海碑林博物館[1] 。著名景點有:「北斗七星」、「花橋虹影」、「月牙仙境」、「龍隱奇蹟」』、「普陀石林」、「棲霞真境」、「壺山赤霞」、「桂海碑林」、「華夏之光」、「盆景藝苑」等。整個公園環境優美、空曠開闊,早在隋唐時代已成為遊覽勝地。鄧小平、克林頓等許多中外名人、政府首腦曾到過公園內參觀遊覽。七星公園共有四個門,您參觀遊覽的時候可儘量不走回頭路,合理安排線路。
七星公園 --現代城市公園擁有多樣化的生態環境及服務設施,具有休閒遊憩、旅遊觀光等多種功能。
七星景區位於桂林灕江東岸,灕江支流小東江畔,距市區1.5公里,因七星山七星岩而得名,是桂林市最大的綜合性的生態景區,占地面積約134.7公頃,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於斯,儼然成為桂林山水的縮影,自隋唐時期起就已成為遊覽勝地,如今更成為世界旅遊組織推薦景區、中國首批AAAA級景區、國家重點名勝風景區、桂林的核心景區,並通過了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和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此外,一千多年以來,中國四大宗教信仰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儒家學說曾先後影響過景區,給這裡印下了鮮明的宗教文化烙印,賦予了景區獨特的「宗教四合一」的魅力。
公園內有「北斗七星」、「駝峰赤霞」、「月牙虹影」、「普陀石林」等勝景,占有山、江、洞、石之美。著名景點有七星岩、龍隱洞、月牙岩、曾公岩、駱駝山、龍隱岩和花橋、月牙樓、兒童樂園、動物園、三將軍及八百壯士墓、清真寺、盆景藝苑、桂海碑林等。
1998年,美國總統克林頓訪華時,曾在駱駝峰腳下發表環保演說。桂海碑林共有石刻200餘件,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民俗等,形式有詩、文、歌、賦、對聯、圖像等;書體有楷、草、隸、篆等。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元佑黨籍碑》。
據史料記載,為排除異己,宋宰相蔡京曾將司馬光、蘇軾等300餘人列為元佑黨,宋徽宗下令全國刻石立碑為記,次年又下詔盡毀,龍隱岩這塊碑是全國僅存最完整的一塊,是宋代黨爭的見證,也是一件歷史珍寶。
主要景點
七星公園因山而得名,它薈集了駱駝峰,普陀山、七星岩、月牙山以及桂海碑林等,是遊人的必游之地。風景區內主要旅遊景點有:
七星山
在灕江東岸,距市中心1.5公里,由普陀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4峰與月牙山玉衡、開陽、瑤光3峰組成,海拔依次為265、255、248、245、255、241、250米,7個山尖幾乎擺在一個水平上。普陀月牙,一東一西,相互連屬,分布如太空北斗七星,山名以此而來。山體面積51.5公頃,以岩多洞奇著稱。七星岩而外, 有元風、玄武、白鶴洞和四仙岩、曾公岩等幾十個岩洞。普陀山的石林, 突兀崢嶸。駝峰下的盆景苑, 集桂林石木之勝, 蒼勁挺拔, 氣度非凡。更為珍貴的, 有隋唐以來石刻500餘件。
七星岩
位於七星公園普陀山腹,是國家首批AAAA級景區。岩洞長約1100米,最寬處54米,最高處27米,是距今100萬年的一段古老的地下河。七星岩又稱棲霞洞、碧虛岩等, 七星岩之名起於宋代。該岩本為地下河床, 後因地殼變動, 地下河上升, 露出地面成為岩洞。
其後,在漫長的歲月里,雨水沿岩石縫隙不斷滲入,溶解石灰岩,並不斷在洞內結晶,從而形成許多千姿百態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石花等蔚為奇觀的自然景致。七星岩如今是桂林最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七星岩分上、中、下三層,上層是頂穹殘存的洞跡,下層是仍在發育的地下河。現供遊覽的是中層,最寬處43米,最高處27米,整個遊程814米,洞溫常年保持在20℃左右。岩洞分為6個洞天,35處景觀,處處栩栩如生,形神兼備。整個岩洞雄奇深邃,如童話世界般瑰麗多姿,被譽為「神仙洞府」。
早在1300年前,即從隋唐時代起,七星岩就已經成為旅遊勝地,留下的題刻多達120多件。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於明崇禎年間兩次來這裡考察,美國前總統克林頓1998年亦饒有興味地遊覽七星岩,老一輩革命家葉劍英也曾寫下「海洋沖刷山川洞,石乳冰凝玉塑山。幽窟千年供避難,今遊人樂堯舜天」的讚美詩句。明代畫家張文熙稱之為「第一洞天」,並刻於石壁上,成為遊人入洞觀賞到的第一個景觀。七星岩(「棲霞真境」第一洞天)為桂林經典八景之一。主要景點:「古榕迎賓」「江山多嬌」「劉三姐歌台」「九龍戲水」「邊寨風光」等。
天柱石
在七星公園西,花橋東。石挺拔矗立如柱,故有「天柱」之名。又如未放的芙蓉,亦名「芙蓉石」。石高約10米,上刻「毛澤東思想萬歲」7個大字。北臨靈劍江,江中磯石上築有小亭。東南茂樹蔥蘢,濃蔭簇擁。石顛有小葉榕,亭亭如蓋。天柱北面刻有崇寧五年(1106)和光緒十一年(1885)的洪水標記, 是研究古代水文的重要資料。晚清著名臨桂詞人況周頤曾住天柱峰下, 有「天柱峰下人家」小印一枚, 常蓋在詞箋上。
花橋
是桂林最古老的橋,始建於宋代嘉熙年間。它位於公園正門,橫跨在小東江和靈劍溪匯流處之上,全長135米。橋面有風雨長廊,橋亭覆綠色琉璃瓦,橋身為磐石,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每年春夏,花開爛漫,橋畔繁花似錦,橋兩岸遍植桃花、翠竹,小橋掩隱於「滿溪流水半溪花」之中,花橋因此而得名。
1949年前,石橋部分橋墩下沉,橋欄崩塌。1965年整修後,橋全長134.66米,由水、旱兩段組成。水橋寬6.9米,4大拱,拱圈倒映水面,狀如滿月,依原式重修的四孔橋,青石所砌。橋下,四個半圓的橋孔與其在水中的倒影形成四個玉盤,狀如滿月,正如「四輪明月伴芙蓉,半入澄江半化虹」詩句中所頌的美景。有「花橋虹影」美譽。旱橋寬5.3米,7小拱,水橋上建有風雨長廊。
於花橋觀景,山光水色,幽雅綺麗,讓人心曠神怡。然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觀月,有月看水中映月,無月看橋孔影月。四孔臨水,圓月可數,正是:花橋常有月,慧眼數團圓。
普陀山
是七星公園的主體。由七星山西北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四峰組成。海拔265米,因山上供奉觀音菩薩,俗稱之為普陀。普陀山景觀豐富,岩洞、亭閣很多。其中七星岩最為著名,亭閣則以棲霞亭、碧虛亭一組構築尤為別致[2] 。山的西麓有元風洞,盛夏酷暑,此處卻涼風習習,從這裡沿桂花林蔭道北行不遠是普陀門,入門上山。山上有普陀石林、普陀樓、觀音洞、玄武閣等多處景觀。直至天磯峰上的摘星亭,登亭極目四望,便可觀賞到宋代大詩人劉克莊所寫的「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的壯麗景色。
普陀山文物古蹟甚多,僅石刻就有200多件,最珍貴的有唐代顏真卿的「逍遙樓」、宋代范成大的《碧虛鳴》、明代的「龜蛇合一」浮雕。
駱駝山
駱駝山(駝峰山)位於普陀山後,其狀酷似一隻蹲在地上的駱駝。又因其像一隻古代的酒壺,又稱它作壺山或酒壺山。因其狀態酷似駱駝,遂名之。明代末年有江南名士隱居於此,遍種桃花。每年春天,桃花繁盛,花開如紅霞一片,仿佛給駱駝山披上赤霞,景色極其優美,古人稱之為
「駝峰赤霞」的景觀,是桂林十大景之一。1998年7月,美國總統克林頓在山旁的盆景藝苑內與中國民間人士舉行環保座談會後,在駱駝山前的草坪上,發表了環保演說,並一邊手搖一把桂林的摺扇一邊說,並詼諧地稱之為「節能空調」。每當晨昏,霞光映耀山石,色澤斑斕,頗為壯觀。明清以來,山下遍植桃樹,若逢春至,桃花爛漫,江霞紫務,分外妖嬈。因此,「壺山赤霞」為清代桂林新八景之一。現山周圍辟有動物園、盆景藝苑、花圃茶室等亭台樓閣。駱駝山與雷酒人有關,雷酒人又與酒有關。雷酒人,原名雷鳴春,號亮工,明末江南儒生,後流落到桂林,駐在山下。雷鳴春喜歡喝酒,常飲不醉。人們有又稱他為「雷酒人」。他能詩善文,著有《大文參》、《桂林田海志》等著作。他還在山前山後,變奏植桃花,每當春天,「桃花年年爛漫開」時,駝峰在花叢中,更加生氣勃勃,精神抖擻。雷酒人死後,葬於駱駝山下。文林郎廣東臨高縣知縣樊庶於康熙五十二年在駱駝山的駱駝頸部刻上「雷酒人之墓」五個字,對與他樂於助人,講義氣、重節操表示敬仰。桃花依舊, 桂樹成林, 花果滿園, 「壺山赤霞」更加絢麗多姿。
護碑亭
在普陀山南麓山門東側。1974年興建,以保護同刻在陰陽兩面的唐顏真卿書「逍遙樓」和宋李彥弼的《湘南樓記》珍貴石刻,故名護碑亭。因「逍遙樓」出自大家手筆, 碑亭又被稱作「逍遙亭」。亭高4.5米, 長6.7米, 深4.6米, 面積30.6平方米, 為鋼筋水泥結構的4柱、單檐、綠瓦仿古建築, 簡樸、典雅,不與名碑爭勝,兼有護碑、會景的作用。步入碑亭,欣賞書法藝術,瀏覽方志資料,兼得園林勝景之趣,實在是賞心的樂事。亭內原來還有明包裕《重修廣西省城碑記》, 現已他移。
摘星亭
位於海拔248米的七星山天璣峰頂,單檐、8柱8角,混凝土結構,長寬各5.2米,高6.5米,面積27.04平方米,建於1958年。摘星亭是七星山7座山峰唯一的高亭, 立於亭上, 可以曠觀。東可眺堯山、天聖、屏風、貓兒山; 北可望虞山、疊彩、仗波、老人諸山及清澈的灕江; 西可賞象鼻、南溪諸勝, 故曾有「曠觀亭」之名
三將軍墓
在普陀山半山腰的博望坪。1944年11月,在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桂林防衛戰中,第31軍參謀長呂旃蒙、防山軍司令部參謀長陳濟桓、第131師師長闞維雍壯烈犧牲。1946年, 國民黨政府建「三將軍墓」以示紀念, 蔣介石、李宗仁、白崇禧均有題字。1982年重修, 墓地呈葫蘆形, 寬16米, 長20米, 占地320平方米。
月牙山
位於普陀山南面,由七星山南面七座山峰組成,因山腰有一月牙岩石,遠眺如一彎新月而得名。又因山中有龍隱洞,龍隱岩,也叫龍隱山。月牙山有月牙樓,此地的素食有百年歷史,尼姑面最為著名。沿山麓小道西南而行,可上到伴月亭,由此觀看花橋倒映於清澈的小東江中,極富詩意。再向前不遠即可達月牙岩和襟江閣。順山勢南下便進入龍隱洞。洞頂上有條天然蜿蜒的龍形石槽,洞口書有「破壁而飛」四個大字,傳說此處為矯龍騰空而去所留下的「神龍遺蹟」,古人由此而留下「飛騰不知幾千載,至今點點龍鱗開」的詩句。
桂海碑林
龍隱洞以及附近龍隱岩內碑刻如對,以至於「壁元完石」,故稱桂海碑林。碑林共有石刻220多件,內容涉及經濟、軍事、文化、民俗等,形式多樣,有詩、文、歌、賦、對聯、圖象等,書體有楷、草、隸、篆等,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和書法藝術欣賞價值。 桂海碑林碑閣內收集了桂林其它山岩上千件重要的石刻拓本,均為稀世珍品。拓自桂林城北鸚鵡山上的《靖江府城圖》,是國內現存的兩件最古老的古代石刻地圖之一,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一幅石刻城圖。這幅地圖最早採用寫景式符號,是地圖設計史上的一個重大創舉。還有唐代韓雲卿的《平蠻頌》、《舜廟碑》,記載了唐王朝平定西原酋長潘長安的經過;宋代孔延之的《瘞宜賊首級記》、余靖的《大宋平蠻記碑》記述了宋王朝平定宜州歐希范的情況;南宋陳彌壽的《新建犒庫記》、李曾伯的《抗元記功碑》,記載了元軍進攻雲南、廣西、湖南,及宋軍阻截的經過。
月牙樓
是桂林名樓,它坐落在月牙山的玉衡峰北麓。樓有3層,可同時容納500人就餐。下為餐館、小賣部,中為素食館,上為宴會廳、觀景樓,二、三樓設有國宴包廂十餘間。主樓長31米, 深13米,總面積近1200平方米。樓後有架空的走廊與後山涼亭相通。整個建築由樓、亭、廊組成,飛燕敞閣, 錯落有致,古色古香, 與自然環境緊密結合。月牙樓以其傳統素食著名,有桂林素食第一樓之美譽。這裡的素食有100多年的歷史, 獨具一格。
早在200餘年前的清朝,月牙山下的尼姑庵香火十分旺盛,尼姑們為了答謝前來進香的客人便以素食待客,其中最為著名的「尼姑面」一直流傳至今。登樓品嘗地方風味的同時,還可以觀覽普陀山、博望亭、普陀精舍、花橋、展覽館以及遠山近景,「月牙樓」就是1963年郭沫若就餐時題寫。郭沫若還題詩讚美曰: 「月牙樓是畫廊樓, 八面奇峰豁遠眸。毋怪樓中無一畫, 畫圖難及自然優。」
美髯公威震華夏之光
位於普陀山與月牙山之間,總面積13520平方米。它有兩件大型藝術品:一是華夏之光石雕壁畫,全長106米,高5米,由100多個石雕組合而成,集我國古代四大發明、科學技術等先進成果為一圖,反映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之精華;二是世紀寶鼎,其高4.6米,四足舉鼎,立於圓形的花崗岩台座內,象徵着國泰民安。傳說是東漢末年的美髯公在此水淹七軍,打敗于禁、龐德、曹仁,此功績超越晉文公城濮之戰和淮陰侯韓信的背水破趙,從此美髯公排名在兵家之首,曹操聽聞美髯公水淹七軍完敗外姓第一大將于禁、鬼神曹仁等,嚇得要遷都;吳國聽聞美髯公水淹七軍後,就想逃出長江流域;司馬懿聽說美髯公水淹七軍,嚇得沒有了謀反之心;其他山賊聽說美髯公水淹七軍,立即殺官起義!美髯公瞬間威震華夏,連天庭的玉帝和西方的如來也為之懼怕!美髯公因此成為了武神武聖!後人為讚頌美髯公的功績,在此命名為華夏之光,全名為美髯公威震華夏之光!
玄武洞
在普陀山北半山腰, 與白鶴洞相連。洞口向西北, 高5~6米, 寬2~15米,深21米,面積230平方米。洞呈喇叭形,前大後小。洞中有全真觀, 為元代所建,明改名真武閣,後因避諱又改為玄武閣,洞亦更名玄武洞。玄武客早廢,抗戰勝利後重蓋,1989年拆除原格,重新修建。一偏一正, 分別為45、100平方米的仿古混凝土結構, 飛角、單檐, 高6.5米。偏客南向, 正閣西向,均有「玄武閣」匾額。從偏閣登10數級石階,達正閣, 為8柱大廳, 前可憑欄眺望普陀山麓秀色, 後通白鶴洞,經四仙岩,達名聞遐邇的七星岩。透過閣樓南窗, 可以看見明代浮雕《龜蛇合一》。
元風洞
古稱玄風洞,俗稱勞動量荽岩。在普陀山西麓,洞口西向,高3~24米,寬2~15米,深250米,面積1945平方米。元風洞與普陀山其它洞占相通, 形成空氣對流,洞口有一股強勁氣流,洞內空氣清新。由於日照,山體熱量的聚散,山洞的氣溫終年保持在20℃左右。洞外溫度,夏日最高達39℃, 冬天最低-5℃。洞內外溫度相差15℃左右。洞內題刻的「溫涼別況」以及田汝成的《遊記》中「冬時溫如火,蓋陽伏之徵也」的記載,準確地概括了元風洞冬暖夏涼的特點及其原因。宋詩人趙少隱曾在洞口建「來風亭」, 明呂調陽曾築「七星庵」, 清改為「大賢庵」, 現已無存。
最佳時間
桂林七星公園一年四季均適合遊覽,每年4-10月是最佳的旅遊時間,桂林七星公園地處廣西桂林地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較為溫和,夏長冬短,年降水量多,陽光充足,年平均溫度為19度,光照充足,四季分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當然,出行一定要留意天氣變化,以免因此受到影響。
遊樂設施
冒險樹
是由桂林旅遊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與法國公司共同合作的新型戶外體驗項目。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深受人們喜愛的戶外探險項目,可以緩解現代人的各種壓力,而特意針對兒童開發設計的線路旨在錘鍊其意志力。此次「冒險樹」落戶桂林市七星公園,除了保留其精髓所在,還對其進行了適當的改造,使其具有「本土化」特色,更適合國人的口味,冒險樹匯集了高空、速度、力量、毅力等戶外探險的必備元素,以其環保、時尚、安全、其樂融融等特點風靡全球。
冒險樹是一項在樹上進行的探險項目。它用各種各樣的障礙環節將樹連成一條線路,玩家需要通過爬、滑、游、跨、跳、飛等動作越過所有障礙,到達終點。在整個運動中,匯集了高空、速度、力量、毅力等戶外探險所必備的元素。桂林「冒險樹」已對外開放兩條成人和兩條兒童冒險線路。
旅遊貼士
- 最佳旅遊時節:四季前往皆可。
- 小貼士:
- 因景區氣候有春季濕冷、夏季陰涼、秋季爽潤、冬季乾燥的特點,遊客需根據時季的不同備好衣物,以防感冒。
- 要注意山間的泉溪水寒,熱身後方可進行山泉冷水浴,防止寒水激身患病。
- 要穿方便活動的衣褲,便於行動。女士最好不要穿短裙,以防蚊蟲叮咬。
免費信息
為回饋廣大醫務工作者的高尚的醫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景區從恢復營業之日(屆時統一發布)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國醫護工作者憑有效證件(醫師證、護士證或與醫務工作相關的其他資格證件)免費入園(景區內的岩洞、遊船、竹筏、溫泉、玻璃棧道、索道滑道,演藝等消費項目除外)。
旅遊事故
2019年5月2日,湖南一19歲大學生嚴健雄,在桂林七星公園意外墜亡。據同行遊玩的同學講述,兩人最後一次聯繫時間為當日13時11分許,嚴健雄按照手機定位地點去匯合,途徑猴子山失聯。兩天後,其遺體在景區內一半山腰被發現。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人道主義角度,可以拿出3萬元,家屬未予接受。
2019年5月7日,桂林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安全景區科秦科長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已進行調查取證,景區承擔什麼樣的責任,要以警方的結論為依據。
視頻
桂林七星景區春意盎然 這幅春意的畫卷等你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