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努力之後變得可能(王軼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一切都在努力之後變得可能》是中國當代作家王軼智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切都在努力之後變得可能
三下鄉活動結束了,給我留下的是甜美的回憶與不舍。活動中經歷的重重困難現在看來都化作了甘飴留在心中,協調團隊、克服困難,讓我有了勇氣和信心,這個活動讓我收穫了很多。
在團隊裡我擔任小隊長的職務,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一開始確實有些不適應,工作量比較大,工作內容又不熟悉,每天搞到很晚才能休息,不過責任在,我就必須繼續努力。在與大家溝通和努力下,漸漸地,工作有了起色,團隊成員開始變得越來越有幹勁,感覺努力沒有白費。這一轉變過程里有感動、有心酸、有快樂、有淚水。擔當、勇敢、分擔、堅強都是我此次活動收穫的寶藏,但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一個團隊合作所能迸發的能量遠不是一個人能比擬的,還是用我們的表現給你分享吧!
害羞、靦腆修飾我實在不為過。活動前與隊長東奔西跑聯繫實踐基地,走訪村委會、前往扶貧辦、聯繫志願亭,需要和那麼多的人打交道,心裡不由得開始發怵了。在聯繫焦作市扶貧開發辦公室的時候,面對那麼多政府工作人員,多少有些緊張。但多次交涉之後,發現和他們交流並沒有那麼可怕,相反,越願意打開心扉地交流,工作目的就更容易讓他們清楚明白。之後還在王副局長的邀請下,參加了焦作市扶貧攻堅第四次推進會議,為我們的扶貧活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工作上我每天要處理很多東西,活動結束後所有的圖片、視頻、新聞等等都要一一備份,同時還要協調下一次活動的時間和地點以及團隊成員的任務安排。在這十天裡,由於缺乏團隊管理經驗,我們也曾經鬧過一些小矛盾,一開始任務分配比較混亂,導致工作完成情況非常不好。在團隊開會時,這個問題終於爆發了,冷靜下來後,我意識到問題主要出在自己身上,沒能按照每個人的特長發揮他們的作用,於是我們開始了一場「變革」,將任務進行再分配。之後,隊員們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在後來的7天裡,隊員互幫互助,效率慢慢提高,我們從一盤散沙融成了一塊石頭。團隊合作讓我深深體會到團隊的力量,也體會到團隊經營的不易。
除此之外,活動調查過程中發現的貧困家庭着實讓人心疼,也深切感受到國家精準扶貧政策落實的重大意義,這不只是國家的責任,我們更應該積極參與,哪怕奉獻的僅僅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因為責任是我們青春的印記。活動中也有許多感人的鏡頭。在龍源湖開展募捐活動時,退休的奶奶將退休金塞進募捐箱、扶貧幹部一句「把自己當做農民,才能更好的為群眾服務」、天真稚氣的孩童募捐後的笑顏……都一一印刻在腦海里,我讀懂了這種愛叫奉獻,這種精神叫志願者精神。也讓我懂得什麼是擔當,年輕更應該擔當。
在「游擊」宣傳和問卷調查時,讓我克服了內心對交際的恐懼,雖然屢屢碰壁,但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自信一點、勇敢一點、耐心一點,很多群眾還是接受我們的,勇敢一點,少年!
短短的十天三下鄉活動已經結束了,現在寫着實踐心得感覺又回到了當初,心裡還有些感慨。從一開始的畏懼變得愈發勇敢,從一開始的羞澀變得積極開朗,從一開始的懦弱變得堅強果斷。之前的我崇尚個人能力,覺得自己應該不藉助別人的力量獨擋一面,但在實際操作中卻發現一個人的力量很單薄,團隊合作能獲得更大的收益,完成更大的任務。實踐活動讓我明白了太多,時間還會繼續磨鍊我,也許這十天帶給我的僅僅是改變的啟迪,但日後面對困難我又多了一份寶貴經驗。
一切都曾不可能,但努力會讓一切變得可能。
作者簡介
王軼智,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