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個善於把握人心的妖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晉獻公

來自網絡的圖片

一個善於把握人心的妖姬獻公私謂驪姬曰:「吾欲廢太子,以奚齊代之。」驪姬泣曰:「太子之立,諸侯皆已知之,而數將兵,百姓附之,奈何以賤妾之故廢適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殺也。」驪姬詳譽太子,而陰令人譖惡太子,而欲立其子。——《史記·晉世家[1]

譯文:

獻公私下對驪姬說:「我想廢掉太子,讓奚齊代替他。」驪姬聽後哭着說:「太子已經立好,諸侯們都已經知道了,而且太子多次統帥軍隊,百姓都歸附他,為什麼因為我就廢掉嫡長子而立庶子,你一定這樣做,我就自殺了。」驪姬假裝讚揚太子,但暗中卻讓人中傷太子,想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

驪姬的名頭很大,「四大妖姬」之一。

前三個,妹喜、妲己、褒姒,都是在全國的舞台上施展身手,而驪姬只是在晉國這個算是省級標準的水池子裡撲騰。如果不是湊數,那就是功力深厚。

驪姬的出身很好,也很不好。

好,是因為她是春秋時代驪戎國君的女兒,不算公主,也算是郡主這個級別的,雖說是少數民族,但日子不會過得太差。過的不好,是因為驪戎被晉國打敗了,驪姬是為了求和,以和親的名義嫁給晉獻公的。不平等的婚姻,摻雜着政治因素的婚姻,沒啥好的。

驪姬長得很漂亮,這一點毋庸置疑。

莊周,就是夢見自己變成蝴蝶的那位,在《莊子》中寫道:「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這裡說的麗姬,就是驪姬。沉魚鳥高飛,和沉魚落雁是一個意思。

晉獻公五年,也就是公元前672年,驪姬帶着她的嫁妝,帶着她的妹妹,身負和平使命,嫁給了晉獻公。

幾年之後,驪姬為晉獻公生了個兒子,名叫奚齊,她妹妹也生了個兒子,名叫卓子。

晉獻公是個強勢的君主,為晉國開疆拓土,滅掉了好些個小諸侯國。「假道伐虢」、「唇亡齒寒」等多個成語典故就出自晉獻公時代。

晉獻公,有八個兒子,其中以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最為出色。

太子申生,善於用兵、很得人心。再加上他的外公是齊桓公,還有齊國外援,不折不扣的實力派。

公子重耳就是後來的晉文公,他和公子夷吾兩個人的媽也是姐妹(晉獻公貌似很好這口),兩兄弟也很有實力,算是第二梯隊。

驪姬以美色開道,估計床上功夫也不錯,獲得晉獻公的專寵,甚至可以插手朝政,但她也有擔憂的事情,兒子奚齊年紀太小,一旦太子即位,自己和奚齊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驪姬開始想方設法陷害申生。但太子黨的實力不容小覷,晉獻公偶然透露出廢申生立奚奇的意思時,謹慎的驪姬並沒有表現出喜出望外的神色,而是假意拒絕,於是有了文前史書記載的這段表白。

驪姬知道自己只是一個花瓶,要為兒子謀取國君的位置,還需要很多外援,需要做很多準備工作。

驪姬沒費什麼力氣就拉攏了非太子黨的大夫荀息,通過荀息集合了一批大臣,還用美色勾引了晉獻公萬分喜愛的年輕小生優施,(晉獻公很可能是個雙性戀)全方位對晉獻公進行滲透和控制。

朝堂之上,後宮之內,陰謀、排擠、離間、挑撥甚囂塵上。各種準備工作完備,陷害太子的事情緊鑼密鼓起來。

「驪姬夜哭」的典故如期而至。

前方,一個陷阱在等着太子。

驪姬假意對晉獻公說:「外面風言風語,說我和太子勢不兩立,這都哪兒跟哪兒啊,您把太子召回來,我和太子溝通溝通,謠言就不攻自破了。」

晉獻公也很想看到「母慈子孝」,就同意了。

晉國後宮之中,驪姬親自迎接太子,熱情款待,賓主雙方展開了親切友好的會晤,就一系列話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並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看法。

第二天,申生準備了食物,進宮回謝驪姬。這一次,驪姬與太子申生又約了,明兒咱逛逛花園吧。

當晚,驪姬哭着向晉獻公告狀:「你兒子一連兩日進宮見我,言語輕浮,就差動手動腳了。」晉獻公將信將疑,驪姬又說:「明天太子又約我了,您在高台上看看,到時候就知道了。」

晉獻公震驚,一連三天太子申生都要去見驪姬,不太對頭啊!

第三天,太子申生來到了宮中花園。驪姬事先在頭髮上塗了蜂蜜,蜜蜂蝴蝶都聚集在她的頭髮旁邊。也許這就是「招蜂引蝶」最早的出處吧。

驪姬不經意地向太子輕語:「請太子幫忙趕走蜜蜂。」太子申生走過來,用寬大的袖子替貌美的後媽驅趕蜜蜂。

他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陷阱。晉獻公在高台上偷窺,看到自己的兒子對着自己心愛的女人動手動腳,氣得差點爆血管。

「歡樂三日游」在父子之間生生製造了一道不可彌補的裂痕。

驪姬陷害太子的故事,正史上是這樣記載的:

晉獻公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657年,驪姬派人告訴太子申生,說你爸最近常夢見你媽,你媽說沒吃的,餓得夠嗆,你當兒子的,去拜祭一下吧。

太子依言舉行祭拜儀式,告慰亡母。

按照周朝禮制,祭拜完了,太子將祭拜所用的酒肉,送給老爹晉獻公吃。驪姬就找機會在酒肉中下毒,再端給晉獻公。

當然,由於驪姬的提醒,毒酒和毒肉最終只毒死了一條無辜的狗和一個不入流的宦官。

驪姬哭着說:「太子怎麼這麼殘忍呢!連自己的父親都想殺死,何況其他人呢?您都這歲數了,還能活幾天呢,太子怎麼就這麼迫不及待呢!我們母子還是躲到其他國家去,或者早早自殺,要不將來肯定被太子殘害。」

太子聽到這事後,逃到曲沃,有人對太子說:「下毒的是你後媽,你說清楚不就完了?」太子說:「我老爸年紀大了,沒有驪姬就睡不踏實、吃飯也不香。要是我說白了,老爸就會對驪姬很生氣。這不行。」暈倒!

有人又對太子說:「那你趕快逃到別的國家去吧。」申生說:「帶着殺父的惡名逃亡,誰會接納我?我自殺算了。」就這樣,迂腐的太子窩窩囊囊上吊死了。

心腸惡毒的驪姬接着又向晉獻公進讒言,使公子重耳、夷吾都逃亡到國外政治避難去了。

這段歷史被稱為驪姬之亂。

五年後的九月,晉獻公因病去世。大夫荀息主政,立奚齊為國君。

十月,在葬禮過程中,奚齊被原太子黨殺死,荀息改立卓子為君。

同年十一月,原太子黨又殺死卓子,之後驪姬也被幹掉。

其實,說穿了,驪姬的「妖姬」之名有些名不副實,手法老套,缺乏新意,但她就是成功了,晉獻公的糊塗,太子的傻缺,都是她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而驪姬準確地把握了這些弱點,推動了事態朝着自己的意願發展。

「妖姬」的能量或許就在於把握人心吧。

其實,很多場合都是這樣。[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