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鐵輪》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鐵輪》序是中國當代作家郭沫若寫的文章。

作品欣賞

天虛這部《鐵輪》,對於目前在上海市場上泛濫着和野雞的賣笑相仿佛的所謂「幽默小品」是一個燒荑彈式的抗議。

近代的好些青年人,真真是有點豈有此理!幾乎什麼人都要來「幽默」一下,什麼人都要來「小品」一下,把青年人的氣概,青年人的雄心,青年人的正義,青年人的努力,通同萎縮了,大家都斜眉吊眼地來倚「少」賣俏!我真是有點懷疑,你們的精神是真正健全的嗎?

本來「幽默」是一種性格的表現,不是隨隨便便可以勉強得來,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假裝得來的。最高階級的「幽默」是一種超脫了生死毀譽的潛在精神之自然流露。子路赴衛難,冠纓被人斬斷,當然頸子也一定斷了半邊,他說「君子死而冠不免」,便結纓而死。淝水之戰,謝安石對敵百萬之眾,寂然不動,彈棋看書。要這些才是真正的「幽默」。現在的「幽默」專販,那一位有這樣的本領?稍稍被人警告得幾句,便要臉紅筋脹,「狗娘養的」破口大罵起來,不要讓「幽默」笑斷了氣吧。

低級的「幽默」,人人都可以假裝出來的,被人誤解為滑稽,為俏皮的這種「幽默」,在我們學過醫學的人看來,每每是一種精神病的表現。它是逃避現實,畏難怕死的一種低級精神之假面。弄得不好,是有送進瘋人院的可能的。大抵這種人的社會欲望本來很強,一切虛榮心,利慾心,好勝心,都是不弱於人的,然而遇着了社會的障礙得不到正常的發泄,便自行由外界的現實遮斷起來,封閉於自己的內部。在封閉不甚嚴密的時候,其被禁壓了的欲望,便流而為有意識的「幽默」,那個滑稽的假裝行列,有時也會是對於現實的無力的反撥,然而在其本質上不外是對於自己的逃避行為之解嘲,心理學家稱之為「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但到這種「幽默」成為了無意識的時候,自我和現實之分裂已經完成,社會也生出了有和他隔離的必要來,便是送進瘋人院!

現在的「幽默」家們,尤其年青的「幽默」家們喲!你們要當心,該不是患了早發性痴呆症(Dementia praecox)吧?

大凡一種病態成為了社會的流行,那是有它的社會的病根存在的,這種病根一祛除了,病態便自然消滅。現今正有不少的醫國醫世的大國手在拚命的拔除這種病根,然而患了這種病的人,你們該早早警惕,在未入瘋人院之前及早治療,假使沒有本領去拔除社會的病根,至少是拔除自己的心中的病根吧。立在國人的立場上,為救你們自己起見,與其長久地「幽默」,我寧肯勸你們去「發泄」。

不要再假裝「幽默」了,不要再苟安於偷懶怕難的「小擺設」了,你們把你們的被禁壓了的欲望向積極方面發展吧。譬如天虛的這部《鐵輪》,雖然是對於你們的一個無言的抗議,然而也是對於你們的一個對症的藥方。你們請把你們的被禁壓了的社會欲望向更宏大的分野里去展開,升華而為宏大的碩果。你們的抑鬱被掃蕩。社會的抑鬱也可因而被掃蕩,這正是救己救人的大事業。

我這樣的叫囂,怕會是不投你們所好的吧。但請你們不要生氣,用力把你們的理智恢復起來,不要成為了感情的奴隸。如你們定要生氣,以你們主張「幽默」而破口大罵,你們須要知道那已經是一種病的發作,如不及早回頭,你們是很危險的。

瘋人也盡可以打醫生,然而那個醫生會生氣呢?

天虛以一個不滿二十三歲的青年費了三年的心血,經了幾次的打折,寫成了這一部五十萬字的《鐵輪》,這正是我們年輕人的應有的氣概,不管他的內容是怎樣,已經是我們的一個很好的榜樣了。

並不是因為作品的大,我便感服,「大」是不容易藏拙的東西,這部《鐵輪》正難免有拙稚之嫌。然而在我看來,拙稚卻勝於巧者,年輕人是應該拙稚的。譬如有一位三歲的童子而談出三十歲般的老成人的話,我們與其佩服他是「天才」,寧可毫無疑慮地斷定他是病態,那是早老症,是松果腺的發育受了障礙的。

年輕的朋友們喲,我們來讚美拙稚吧,我們來參加這種精神的膨出運動(Inflation)吧。中國的文藝界應該再來一次「狂飆突進」(Sturm und Drang)把一切巧老的精神病態掃蕩得一乾二淨!

至於《鐵輪》的內容,有《鐵輪》自己在,同時我把天虛寫給我的一封長信也退還了他,勸他連同他的《鐵輪外話》一篇一併發表在我這序後,以節省我介紹的筆墨。不管是贊獎或貶斥,有願意來品評《鐵輪》的人,至少應該把這《鐵輪》來迴轉一遍。

一九三六年一月十八日[1]

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本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除郭沫若外,還有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中國現代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 。1914年1月,赴日本留學。1915年,進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1918年,升入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1919年,組織抵日愛國社團夏社;同年,創作詩歌《抱和兒浴博多灣中》《鳳凰涅槃》等。1921年8月,詩集《女神》出版。1923年,完成歷史劇《卓文君》、詩歌戲曲散文集《星空》。1924年,完成歷史劇《王昭君》。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完成論著《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等。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歸國參加抗戰,在上海主辦《救亡日報》。1938年4月,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1941年12月,寫成五幕歷史劇《棠棣之花》。1942年,完成歷史劇《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1943年,完成歷史劇《南冠草》。1944年寫《甲申三百年祭》。1949年10月,任政務院副總理、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10月19日,任中國科學院院長。1953年,當選第二屆中國文聯主席。1958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59年,完成歷史劇《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歷史劇《武則天》;同年,當選第三屆中國文聯主席。1969年,完成論著《李白與杜甫》。1973年,論著《出土文物二三事》出版。1978年,當選第四屆文聯主席;6月1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