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M8装甲车
图片来自网易

M8装甲车美国福特汽车二战时期生产的六轮传动装甲车,主要装备欧洲远东地区美军英军,英军把M8取名为“灰狗”(Greyhound)。直至2006年,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仍有M8服役。

目录

开发历史

1941年7月,美国军械署有意开发新型驱逐战车替换M6驱逐战车,美军要求该新型驱逐战车需配备装设37公厘炮的封闭式炮塔、炮塔装有同轴机枪及车顶防空机枪的6轮车辆,装甲可抵御侧面0.30英寸子弹、正面0.50英寸子弹的防御标准。最后有三家公司提交样车,包括斯图贝克的T21、福特汽车的T22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1] 的T23,三家公司的原型车无论是性能或是外观均没有太大分别。直至1942年4月,美国军方决定采用T22E2(T22改良型)并命名为M8轻型装甲车(M8 Light Armored Car),英军取名为灰狗,不过通过决标时前线传回来的情报显示37公厘炮已经无法对德军战车造成实质伤害,M8无法承担驱逐战车的任务,因此美军将M8装甲车配备给侦搜单位。受到任务调整及合约更换的拖延,M8直到1943年才进入量产阶段。

M8在正式推出前又经历了多次改进,一直延迟至1943年3月才投入量产,至1945年6月停止,共生产了8,523辆(不计算衍生型M20)。

服役历史

M8在美军中主要配备给装骑营,这种侦查单位在步兵师、装甲师,或是某些机械化团级单位均有编制,它们的任务强调敏捷性及速度,火力与防护力属次要考虑问题。因此每辆M8装甲车都配备了可以和师级等上级指挥单位直通的远程无线电,提供野战指挥官即时情资,也配备可和营连级横向联系的短程无线电。

M8的首次作战是在1943年的意大利战场,及后服役于欧洲远东地区美国陆军部队,在亚洲战场时由于日军坦克及装甲车的装甲薄弱,M8甚至成为反坦克武器,超过1000架通过租借法案提供给英国法国巴西

美军及英军的M8主要用作侦察、反步兵用途,而义大利和北欧战场因为山区较多,M8的越野性能亦受到车组成员的批评,指车辆应付地雷、泥浆、雪地和深坑的能力不足,他们认为M8更适合平地作战,英军甚至会在车内地板放置沙包以减低地雷所造成的伤害,还有其他批评指M8不适合作火力支援任务。

美国陆军在1943年早期已开始提出取代M8的装甲车,包括在1944年夏天推出的Studebaker T27和雪佛兰T28,两者皆比M8更为优秀,但当时已无须新型装甲车服役。二战后,美国陆军的M8主要用作占领区的巡逻和维持治安用途,后来的韩战只服役一段短时间便退役了,一批退役的M8转交给美国警队作防暴装甲车,一直服役至1990年代,法国在二战后至法越战争前亦有采用。美国、英国和法国的M8大部份已交给北约部队及第三世界国家,直至2002年,非洲南美仍然可见M8的踪影。

美国英国法国外,其他使用国还有阿尔及尔奥地利比利时贝宁巴西布基纳法索喀麦隆哥伦比亚塞浦路斯萨尔瓦多埃塞俄比亚德国希腊危地马拉海地伊朗意大利牙买加马达加斯加墨西哥摩洛哥尼日尔挪威巴拉圭秘鲁菲律宾葡萄牙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韩国南越中华民国泰国多哥突尼斯土耳其委内瑞拉南斯拉夫扎伊尔

设计

M8的武器为M6 37毫米炮(配M70D望远式瞄准镜)、一门.30口径白朗宁M1919同轴机枪和一门安装开放式炮塔上的白朗宁M2防空机枪,4名车组成员包括车长、炮手兼装填手、无线电通信员(有时兼作驾驶员)及驾驶员,驾驶员和无线电通信员的座位位于车体前端,可打开装甲板直接观察路面环境,车长位于炮塔右方,炮手则位于炮塔正中间。

M8可备80发37毫米炮弹(如加装第二部无线电通讯器则备弹量减小,有时只有16发)、1500发.30机枪弹和400发.50机枪弹,车体外有4个烟雾弹发射器(配M1或M2烟雾弹),车体内有6枚地雷(反坦克或高爆地雷),另外备有16枚手榴弹,车组成员亦备有半自动M1卡宾枪

M8的整个车壳皆装有3毫米的装甲板,而车体正面及炮塔的装甲板厚19毫米,采用Hercules JXD 6缸320 cu.inl点燃式发动机,最高时速达每小时90公里,其59加仑油缸可持续运行563公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