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D大调第二交响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D大调第二交响曲》,作品36,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801年至1802年年间创作的四乐章交响曲。该作品作于逆境之中,却有着充沛的力量和愉快的气氛,被白辽士称为有着“微笑”般的欢乐。该作品亦标志着贝多芬逐渐进入其成熟的中期阶段。其第三乐章更独创性地使用了谐谑曲(而非传统的小步舞曲)[1],这一做法后来成为了惯例。

创作历程

该作品是贝多芬早期作品中较末的作品之一。早期的草稿可以追溯到1800年;但大部分创作于1802年夏秋。此时贝多芬待在海利根斯塔特。差不多也是在那个时间,贝多芬才知道自己的耳聋逐渐加重,而且不可逆转。这对他打击很大,他开始担心起自己的社交和职业生涯。稍晚些他写了著名的《海利根斯塔特遗书》,甚至企图自杀,但对音乐的追求使他接受了生活。该作品的力量和欢快的气氛,可能是贝多芬在逆境中所寻求的一种慰藉。在该作品创作的时候,贝多芬的建树远不如舒伯特莫札特在同年龄时大。该作品之后,他渐渐转向了一条“新的道路”(如同他对其学生车尔尼所说的那样),并发展出了有着浓郁个人特色的风格。

题献与首演

该作品题献给李赫诺夫斯基亲王(Prince Lichnowsky)。并于1803年4月5日在维也纳维也纳剧院(Theater an der Wien)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同时首演的还有其《第三钢琴协奏曲》和清唱剧基督在橄榄山上[2]。当时的评论家对该作品表示赞许,但认为它过于怪异。之后于1804年在维也纳出版。

评价与解读

当时的评论家站在海顿和莫札特交响曲的标准上,称该作品“值得注意的一部大作,有着罕见的深度、力度和艺术性”,技巧较高,篇幅长;但他们也注意到了有活力的谐谑曲和别出心裁的终曲,从而称该作品比较“怪异”,还有较为极端的说法称之为“奄奄一息的恶龙拒绝死亡的嚎叫”。该作品对乐器的运用确实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尤其是对管乐器的强调。

时至今日,该作品已有了很高的评价,如白辽士赞誉该交响曲“一切都高贵、有力、骄傲。”。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作品创作于非常不顺利的时刻,但还有着抚慰般的优美和喜剧般的幽默。因而卡米尔·贝莱格(Camille Bellaigne)将该作品称为“英雄的谎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则做了完全相反的事情,后者在生活幸福时却创作出了最为悲剧、绝望的《第六交响曲》。

视频

D大调第二交响曲 相关视频

D大调第二交响曲 西贝柳斯

参考文献